岁月就像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时间越久记忆越深。当一天到晚围座在电视机旁,观看着电视节目的时候,不禁想起了过去在农村过年时看戏的热闹场面。村内的打麦场上,一盏汽灯高高挂起,几个木头搭起的戏台,舞台上刀枪剑戟锣鼓喧天,嬉笑怒骂插科打诨。戏台下人头攒动水泄不通,冰天雪地北风呼啸仍然洋溢着热闹的气氛。
鲁南地区自古就有听书看戏优秀的传统。“烟袋窝子羊肉汤,绿豆花子拉魂腔”,过去被称为农村四大香。在秋收入冬农闲时间,村里就专门挑选一些戏曲爱好者,组成文艺队,利用村内的办公室或学校,组成庄户剧团,演一些传统剧目,如《打金枝》、《喝面叶》、《穆桂英挂帅》、《张郎与丁香》、《姊妹易嫁》等柳琴戏、豫剧等曲目。锣鼓家什一敲,便开始排演起来。经过一个通天的排练,就等春节过后开演。
农家人辛苦一年,就是年后没有开春之前这段时间是个空闲,春节不愁吃喝,这里走亲那里访友,天天喝得晕晕的。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歌厅娱乐项目,看戏成为年后最好的娱乐项目。
听戏是年后最惬意的一件事,吃过初一的饺子,那就要转入听戏的环节,人们互相之间要打听,哪个村年后要演戏,演什么节目。农村听戏一般都是分为白天一场,晚上一场。从大年初一到十五在附近的各个村庄轮流上演。吃过午饭不久,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心神不宁地跟着村人的脚步。舞台上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让人感到新奇,演员们俊美的脸庞、五彩的戏服、如云的浓发和满头乱颤的发饰,尤其如痴如醉的描眉画眼唇涂朱砂的女人们,他们像仙女一样在迷恋着观众的目光,或悲或喜或浓或淡。华衣彩袖浓妆淡抹,唱念做打一招一式,轻轻巧巧小碎步,威武夸张武打生,横波流盼勾魂眼,含嗔娇态绕指柔,都是视觉的盛宴;婉转柔肠千百回,哭也动听笑也入心。才子佳人如花美眷,句句声声催人泪,嬉笑怒骂惹人怜。一唱三叠,一咏三叹,丝丝袅袅,撩人心魄,余音绕梁,久久不息。红尘里世态炎凉分分合合繁华锦绣失意落寞,皆可以化作心头一缕香,在纷纷扰扰里轻轻飘过。
唱戏不光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还为人们走亲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农村人一年中都很忙,平时很少走亲戚,但唱戏时都会到姑姑家、舅舅家转转,既看了戏,又转了亲戚。唱戏前,本村上的人也会尽一尽“东道主”之宜,把各位亲戚朋友叫一下,告诉唱戏的时间,请他们来看戏。
唱戏也是一些小商小贩的最爱,他们知道戏场里蕴含着不小的商机,便早早地打听到唱戏的时间,做好准备来“赶戏”。买日常用品的、买衣服的、买布的,各种摊点沿街一字型摆开,各种叫卖声和着喇叭里的拉魂腔声,形成了一首韵味独特的协奏曲。看戏、跟集的人享受着这种人挤人的热闹场面,儿童们混在其中,钻来钻去,看这看那,感受着“看戏”的乐趣。那俊男靓女一帮一伙更是村村到、场场不落,在嬉笑打闹中结识新朋友,成就了一对对好姻缘。
年戏,乡里人一年中最值得回味的视觉和精神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