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秋思赏析(渔家傲秋思原文翻译及注释)
作者、背景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 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佑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词人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词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诗词主题
本词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表达了词人思乡忧国的情怀和功业难成(壮志难酬)的感慨,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
“塞下秋来风景异”
译文:西北边塞秋天的风景和中原大不相同。
(1)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理解:
1.“塞下”点明了地点。“秋来”,点明了季节。
2.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图景。
“衡阳雁去无留意”
译文: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也没有停留的意思。
(1)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理解:“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反映了这个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
“四面边声连角起”
译文:军中的号角响起,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1)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理解: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
“千嶂(zhàng)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译文: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夕阳西下,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1)千嶂:层峦叠嶂。嶂,直立似屏障的山峰。
理解: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和内地都城的景象迥然不同。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2.表现手法:边声、号角声是伴以声响的动景,千嶂、长烟、落日、孤城是静景,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3.“长烟落日”,很容易使读者联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四字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
“浊(zhuó)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lè)归无计。”
译文: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
(1)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理解:
1.词人在这里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虽然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所以他只能用一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来寄托他对成就功业的向往。
2.“浊酒一杯家万里”,这“一杯”与“万里”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一杯浊酒,化解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
3.借用“燕然勒石”的典故,表明战争未胜,军事不利,回乡无从谈起。揭示了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抒发了将士们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情感。
“羌(qiāng)管悠悠霜满地”
译文: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1)羌(qiāng)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2)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理解:
1、“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渲染了凄清、悲凉之感,加重了征人们的愁思。
“人不寐(mèi) ,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白了鬓发,泪满衣襟。
(1)不寐:睡不着。寐:睡。
(2)征夫:出征的士兵。
理解:
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雄浑沉郁,苍凉悲壮。
2.“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互文的手法,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
中考真题检测
1.【北京市西城区2019年中考一模】
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7-9题。(共6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 这首词上阕写景,既写出了秋天的苍凉凄冷,又写出了边塞的雄浑险峻,寄寓着丰富的情感,创设出悲凉壮阔的意境。请结合上阕中的语句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写的。(3分)
8. 这首词下阕的“浊酒一杯家万里”借“酒”表达出了归乡、报国难以两全的复杂情感。“酒”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人借“酒”或传达愉悦的感受,或引发深沉的幽思,或展示豪迈的情怀……下列诗句中,借“酒”来展示豪迈情怀的一项是(2分)
A.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B.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C.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D.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9.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秋天景物的诗句,除《渔家傲•秋思》中的以外,你读过的此类诗句还有“ ”。(填出一句即可)(1分)
【答案】7. 示例:“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大雁离去的坚决写出了秋天的苍凉凄冷;“长烟落日孤城闭”抓住典型景物铺排描画,写出了边塞的雄浑险峻。其中既寄寓着伤感,又寄寓着豪情。诗人以此创设出悲凉壮阔的意境。8.C 9. 示例一:角声满天秋色里 示例二:巴山夜雨涨秋池 示例三:枯藤老树昏鸦
2.【2018广西北部中考】
12.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上阕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了塞下风景与中原地带风景的大不相同。
B.上阕后半部分景物描写极具感染力,边声、号角声写动,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写静,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出一幅充满样和之气的战地画面。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正面揭示了词人与征夫们的一种矛盾心理:他们思念家乡,却又因战功未建,不能如愿而归。
D.整首词意境苍凉悲壮,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词中描写的是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词人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读来真切感人。
【答案】B (B中的“充满样和之气的战地画面”是错的 )
3.【2018湖北十堰中考】
阅读下面古诗词,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23.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用近乎白描的方式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笛瑟悲凉的边塞风光图。
B. “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一到秋天,衡阳的大雁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生动表现了征人的内心感受。
C. “将军白发征夫泪”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爱国热情,浓重相思兼而有之,构成将军、征夫复杂矛盾的情绪。
D. 这首词将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新身经历的场景,读来真实感人。
24. 品析“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句中“一杯”和“万里”的妙处。
【答案】23. B
24. 简单的两个数量词,巧妙的连在一起,鲜活地勾画出边疆将士,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却因遥远的家乡还不知归途,而乡愁更浓。
4.【2018湖南怀化市中考】
10.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B.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C.“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D.“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
11.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案】10.B 【解析】“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寒冷,生活很艰苦。
11.上片侧重描写(1分);下片侧重抒情(1分)。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壮志难酬)的哀伤,有凄清悲凉之感,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思念家乡”、“功业难成”、“凄凉悲苦”、“愤懑不平”,答对两点给3分)
5.【2018山东泰安市中考】
18.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 )
A.衡阳雁去 B.四面边声 C.长烟落日 D.孤城紧闭
19.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决心。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
D.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20.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B.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答案】18.A 19.C 20.D
6.【2018黑龙江绥化市中考】
赏析《渔家傲·秋思》与《使至塞上》
【甲】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 下面对《渔家傲·秋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渔家傲,词牌名,这首词是作者在戍守西北边疆期间的感怀之作。
B. 词的上片描写塞下秋景。开头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季节是秋天。
C.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傍晚。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便关闭了城门,这与内地华灯初上的景象迥然不同。
D. “浊清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将士们对戍边生活的怨恨之情。
9. 【甲】【乙】两文都是写边塞内容的。试结合具体语句品析(从修辞,炼字,表现手法等任意一个角度)两文在思想感上的不同。
【答案】8. D 9. 示例:《渔家傲·秋思》“浊清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运用了心理描写(或典故),表达了戍边将士功业未成,有家难回的矛盾心理和思乡愁苦之情。“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或外貌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羌管悠悠霜满地”运用了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烘托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使至寒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苦闷之情。“单”“张”写出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独落寞之情。
7.【2018湖北黄石市中考】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渔家傲·秋思》围绕“异”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凉,体现了将土们生活的艰苦。
B.“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使沦落异乡的游子更添悲然。
C.《天净沙·秋思》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
D.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4.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2分)
【答案】13.C 14.《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羁旅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