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全文及译文(菜根谭经典名句及译文)

备注:因文章很长,故分为(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第四集)四部分,我将连续发布,请大家点击我的头像+关注,即可收藏学习。

“菜根”一词出自北宋学者汪信民的一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意思是一个人只要能适应清贫艰苦的生活,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有所成就。

明代洪应明先生,见到这句话后便有感而发,就取菜根的意思,定“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为中心思想,写下了流传至今、长盛不衰的经典菜根语录《菜根谭》,《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1、栖守道德 毋依权贵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注释]

道德:指人类所应遵守的法理与规范,据《礼记·曲礼》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依阿:胸无定见,曲意逢迎,随声附和,阿谀攀附权贵。

达人:指心胸豁达宽广、智慧高超、眼光远大、通达知命的人。

物外之物:泛指物质以外的东西,也就是现实物质生活以外的道德修养和精神世界。

身后之身:指身死后的名誉。

毋:同“勿”,不要。

[译文]

一个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也许会暂时寂寞;而那些阿谀攀附权贵的人,却会遭到永远的孤独。心胸豁达宽广的人,他们所以宁可坚守道德准则,而忍受暂时的寂寞,也决不会趋炎附势,而遭受万古的凄凉。

2、与其练达 不若朴鲁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注释]

涉世:经历世事。

点染:此处是指一个人沾上不良社会习气,有玷污之意。

机械:原指巧妙器物,此处比喻人的城府。

练达:指阅历多而通晓人情世故。

朴鲁:朴实、粗鲁,此处指憨厚,老实。

曲谨;拘泥小节谨慎求全。

疏狂:放荡不羁,不拘细节。白居易诗: “疏狂属年少。”

[译文]

涉世不深的人,阅历不深,沾染的不良习惯也少;而阅历丰富的人,权谋奸计也很多。所以,一个坚守道德准则的君子,与其精明老练,熟悉人情世故,不妨朴实笃厚;与其谨小慎微曲意迎合,不如坦荡大度,不拘小节。

3、心地光明 才华韫藏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注释]

君子:泛指有才华和道德的人。 《论语·劝学》:“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使人:让人知晓。

玉韫珠藏:泛指珠宝玉石深藏起来。

[译文]

有道德懂修养的君子,其思想行为应该像青天白日一样,没有什么不能让人知道的阴暗行为:而他的才华和能力应该像珠玉一样深藏,从不轻易地向世人炫耀。

4、污泥不染 机巧不用

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注释]

势利:指权势和利欲,《汉书·张耳陈余传》说:“势利之交,古人羞之。”

纷华:指繁华的景色。《史记·礼书》:“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解决。”张均亦有“江涔相映发,卉木共纷华”的诗句。

智械机巧:运用心计权谋。

不近:不去接近。

不染:不去接近、不受感染。

[译文]

面对世间众多追逐名利的恶行,不去接近权势名利是志向高洁的,然而接近了却不为之所动的人,品格更为高尚;面对权谋诡计,不知道它奸滑手段的人固然是高尚的,而懂得了却不去用这种手段者,则无疑更加高尚可贵。

5、闻逆耳言 怀拂心事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注释]

逆耳:刺耳,使人听了不高兴的话。《孔子家语·六本》中有“良药苦口而利二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

拂心:不顺心。

砥石:指磨刀石。粗石叫砺,细石叫砥。《淮南子·说山》:“厉利剑者必以柔砥。”

鸩毒:鸩,是一种有毒的鸟,其羽毛有剧毒,泡入酒中可制成毒药,成为古时候所谓的鸩酒。《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古人以宴安为鸩毒。”

[译文]

耳中能够经常听到一些不中听的话,心中常想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这样才是修身养性提高道行的磨砺方法;如果听到的句句话都是顺耳的,遇到的件件事都顺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毒酒中了。

6、和气喜神 天人一理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风光,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注释]

戚戚:忧愁而惶惶不安。《论语》中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霁日风光:风和日丽。

草木欣欣:花草树木充满生机。

喜神:欣喜乐观。

[译文]

在狂风暴雨中,飞禽走兽会感到忧伤惶惶不安;风和日丽会使花草树木者充满欣欣向荣的生机。从这些自然现象中可看到,天地间不可以一天没有祥和安宁之气,人的心中不能够一天没有愉快喜悦的心情。

7、真味是淡 至人如常

酡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注释]

酉农 肥: 酉农, 美酒;肥,美食、肉肥美。《淮南子·主术篇》中说:“肥 酉农 酣脆,非不美也;然民有糟糠菽粟,不接于口者,则明主弗甘也。”

真味:美妙可口的味道,喻人的自然本性。

卓异:神奇怪异。

至人:道德修养都达到完美无缺的人,即最高境界。《庄子·逍遥游》篇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

烈酒、肥肉、辛辣、甘甜并不是真正的美味,真正自然的美味是清淡平和;言谈举止神奇超常的人不是道德修养最完美的人,真正道德修养完美的人,其行为举止和普通人一样。

8、闲时吃紧 忙时悠闲

天地寂然不协,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注释]

吃紧:事情紧急时称吃紧,犹言感到急迫。

寂然:宁静的意思。白居易《偶作诗》有:“寂然无他念,但对一炉香。”

气机:机,活动。气机指大自然的活动。具体说来,气是天地阴阳之气,而机泛指宇宙的运动,气机就是天地运转。

尽夜:尽,终。夜以继日的意思。

贞明:光明,光辉。

[译文]

天地看起来好像寂静不动,其实日月时时在运行,没有一刻会停止;太阳和月亮万古不变昼夜不停地运转,但它的光辉万古不变。所以君子在清闲时要有紧迫感,在忙碌时要有悠闲的情趣。

9、静坐观心 真妄毕现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注释]

观心:佛家语,指观察自己内心所映现的一切。《辞海》注:“观察心性如何谓之观心。”

妄:非分、越轨。

真:真境脱离妄见所达到的涅槃境界。

机趣:机是极细致,趣可作境地解。即隐微的境地。

大:很。

惭忸:惭愧,不好意思。

[译文]

夜深人静之里,一个人坐下反省自己,开始觉得私心杂念都消失了,而只有本性,每当这个时候才从中领悟生命的真义;继而又发现真性只是暂时的流露,杂念仍然无法消除,在这个时候感到很惭愧。

10、得意早回头 拂心莫停手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注释]

恩里:恩惠,蒙受好处。

快意:舒适,称心。《史记·李斯传》:“今弃击瓮叩瓦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就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拂心:意指不如意或不顺心。

[译文]

在受到恩惠时往往会招来祸害,所以在得意的时候要早点回头;遇到失败挫折或许反而有助于成功,所以在不顺心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追求。

11、志从淡泊来 节在肥甘丧

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

[注释]

藜口苋肠:藜,植物名,藜科,一年生草本,黄绿色新叶及嫩苗可吃。苋,植物名,苋科,一年生草本,茎叶可供食用。此处指粗茶淡饭。

衮衣玉食:指权贵。衮衣是古代帝王所穿的龙服,此处比喻华服。玉食是形容山珍海味等美食。衮衣玉食是华服美食的意思。

肥甘:美味的东西,比喻物质享受。

丧也:丧失、失掉之意。

[译文]

能享受粗茶淡饭的人,大多具有冰清玉洁的品格;而追求锦衣玉食的人,往往甘心卑躬屈膝。所以,人的高尚志向可从淡泊名利中表现出来,而人的节操也可以从贪图奢侈享受中丧失怠尽。

12、田地放宽 恩泽流长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

[注释]

田地:指心田,心胸。

不平之叹:对事情有不平之感时所发出的怨言。

惠泽:恩泽、德泽。

流:流传之意。

不匮之恩:匮,缺乏,比喻永恒的恩泽。据《诗·大雅·既醉》篇;“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译文]

为人处事要心胸开阔,与人为善,才不会招人的怨恨;死后留给世人和子孙的德泽,要流传长远,才会赢得后人无尽的怀念。

13、路留一步 味减三分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注释]

径路:指小路。

滋味:味道。这里指好吃的东西。

涉世:经历世事。此处指为人处世。

[译文]

在经过道路狭窄的地方时,要留一点余地让别人能走得过去;在享受美味可口的食物时,要留一些分给别人品尝。这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取得快乐的最好方法。

14、脱俗成名 减欲入圣

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减除得物累,便超圣境。

[注释]

俗情:世俗之人追逐利欲的意念。

增益:增加,积累。

物累:心为外物所困,也就是心中对物的欲望。

圣境:至高境界。

[译文]

做人不需要成就什么伟大的事业,只要能够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可跻身于名流;做学问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只要能够排除名利的诱惑保持宁静心情,便可达到圣贤的境界。

15、侠心交友 素心做人

交友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注释]

侠:指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

素心:心地朴素之意。素本来是指未经染色的纯白细绢。引申为纯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赤子之心。据陶渊明《归田园居》诗:“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译文]

交朋友要抱着患难与共、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为人处世要保留一颗朴素善良的赤子之心。

16、利毋居前 德毋落后

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

[注释]

宠利:荣誉、金钱和财富。

德业:德行、事业。

修为:修是涵养学习,修为即品德修养。

分外:不在本分之内。

[译文]

个人的恩宠名利不要抢在别人前面,积德修身的事情要不落人后地积极去做。享受应得的利益不要超过自己的本分,修身养性时则不要放弃自己应该遵守的标准。

17、忍让为高 利人利己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注释]

处世:度过世间,即一个人生活在茫茫人海中的基本做人态度。

张本: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

[译文]

为人处世懂得谦让容忍才是高明的做法,因为退让往往是更好的进步的基础;待人接物能够宽容大度就是有福之人,因为便利别人是为方便自己奠定了的根基。

18、矜则无功 悔可减过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注释]

矜:自负、骄傲。据《尹文子》:“名者所以正尊卑,亦所以生矜篡。”

忏悔:本是佛家语,自我认错请人饶恕之意。

弥天:满天、滔天之意。

[译文]

一个人即使有盖世的丰功伟绩,如果他恃功自傲自以为是的话,他的功劳很快就会消失殆尽;一个人即使犯下了滔天大罪,只要能忏悔改邪归正,也能赎回以前的罪过。

19、美名不独享 责任不推脱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注释]

美节:完美的名声和高尚的节操。

远害全身:远离祸害,保全性命。

韬光:韬,本义是剑鞘,引申为掩藏。韬光是掩盖光泽,喻掩饰自己的才华。

养德:修养品德。

[译文]

完美的名誉和高尚的节操,不要一个人独自拥有,必须让别人一起分享,才不会惹发他人的忌恨,避免灾害在自己身上发生;耻辱的行为和不利于己的名声,不可以全部推到别人身上,应该自己主动承担几分责任,才能收敛锋芒修养品德。

20、功名不求盈满 做人恰到好处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

[注释]

造物:指创造天地万物的神,通称造物主。《庄子·大宗师》:“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造物亦称造化。

盈:充满。

外忧:外来的攻讦、忌恨。

[译文]

如果做任何事都留有几分余地,那样即使是全能的造物主也不会忌恨我,鬼神也不能对我有所伤害。如果在事业上过度好强,功业追求绝对的完美,那么即使不为此而发生内乱,也必然为此而招致外患。

21、诚心和气 胜于观心

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注释]

真佛:真正的佛,此当信仰。

真道:真正的道理。道,真理。

愉色:脸上所表现的快乐神色。

形骸两释:形骸,有形的肉体,躯壳。《庄子·德充符》:“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形骸两释,指人我之间没有身体外形的对立,即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意气交流:彼此的意态和气概互相了解,互相影响。

观 心:观察自己种种行为,也就是反省自己。

[译文]

家庭里应该有一个真正的信仰,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一个真正的原则,人与人之间能够心平气和,坦诚相见,彼此能以愉快的态度和温和的言辞相待,那么父母兄弟之间感情就会融洽,没有隔阂,意气相投,这比起坐禅调息、观心内省还要强上千万倍。

22、云止水中 动寂适宜

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

[注释]

云电风灯:形容短暂、不稳定。

嗜寂者:特别好静的人。

死灰槁木:死灰,熄灭后的灰烬;槁木,指枯树,比喻丧失生机的东西。

定云止水:定云,停在一处不动的云;止水,停在一处不流的水,都是比喻极为宁靜的心境。

鸢飞鱼跃:《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引申为君子修其乐易之德,上及飞鸟,下及渊鱼,无不欢欣悦愉。

心体:心就是本体。古人认为心为思想的主体。

[译文]

生性好动的人就像云中的闪电一样飘忽不定,又像风中的残灯孤独一样忽明忽暗;而一个嗜好安静的人就像火已经熄灭的灰烬,又像已毫无生机的枯木。以上这些人都不合乎中庸之道。应该像在静止的云中有飞翔的鸢鸟,在不动的水中有跳跃的鱼儿,用这种心态来观察万事万物,才算是达到了真正符合有道的理想境界。

23、责恶勿太严 教善勿太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注释]

攻:攻击、指责。

恶:指缺点、隐私。

毋:无、不。

堪受:能否接受。

[译文]

批评别人的缺点不要太严厉,要想想别人是否能够承受;教人家做善事,也不要要求太高,要考虑别人是否能够做到,不要使其感到太为难。

24、洁常自污出 明每从暗生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月。因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

[注释]

秽:脏臭的东西。

粪虫:粪指粪土或尘土,粪虫是尘芥中所生的蛆虫。

蝉:又名知了,幼虫在土中吸树根汁,蜕变成蛹后而登树,再蜕皮成蝉。

饮露于秋风:蝉不吃普通的食物,只以喝露水为生,古代以此为高洁之象征。

化为萤:腐草能化为萤火虫是传统说法,据《礼记·月令》篇:“季夏三月,……腐草为萤。”

[译文]

粪土中的幼虫是最为肮脏的,可是它一旦蜕变成蝉后,却在秋风中吸饮洁净的露水为生;腐败的草堆本身不会有光泽的,可是它孕育出的萤火虫却在夏夜里闪耀出荧荧光亮。从这些自然现象中可以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洁净的东西出自污秽之中,而光明在黑暗中孕育。

25、伸张正气 再现真心

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服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俗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注释]

矜高倨傲:矜高,自夸自大;倨傲,态度傲慢。

客气:言行虚矫,不是出于至诚。

正气:至大至刚之气。例如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就是正气。

意识:心理学名词,指精神觉醒状态,例如知觉、记忆、想象等一切精神现象都是意识的内容,此处含有认识和想象等意。

妄心:妄,虚幻不实,指人的本性被幻象所蒙蔽。

真心:指真实不变的心,据《辞海》注:“按楞伽经以海水与波浪喻真妄二心:海水常住不变,是为真;波浪起伏无常,是为妄。众生之心,对境妄动,起灭无常,故皆是妄心。得金刚不坏之心,惟佛而已。”

[译文]

一个人之所以会心高气傲自以为是,无非是表现出一种脱离实际的虚浮之气,如果能消除这种浮夸的不良习气,心中光明正大刚直无邪的浩然正气才会出现;一个人心中的七情六欲都是由于虚幻无常的妄心所致,只要能够消除这种虚幻无常、胡思乱想的妄心,真正的善良本性就会显现出来。

26、事悟痴除 性定动正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注释]

痴迷:心中只想一事一物叫迷。痴迷是指见到事物的一面,而不能对事物做全面的明智的判断,却又全身心投入。

性定:性是本然之性,即真心;定是安定,不动摇。性定即本性安定不动。

不正:出格

[译文]

吃饱喝足之后再品尝美味佳肴,食物的甘美是体会不出来的;交欢之后再来回想淫邪之事,一定无法激起男欢女爱的念头。所以人们如果常常用事后的悔悟心情,来作为另一件事情开端的判断参考,那么,便可以消除一切错误而保持自己纯真的本性,在行动上就有了正确原则,而不至于出轨。

27、志在林泉 胸怀廊庙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

[注释]

轩冕:古制大夫以上的官吏,每当出门时都要穿礼服坐马车,马车就是轩,礼服就是冕。比喻高官,或者是显贵之人。《晋书·应贞传》:“轩冕相袭,为郡盛族。”

山林:泛称田园风光或闲居山野之间。与林泉均喻隐退的意思。

廊庙:比喻在朝从政做官。

经纶:以治丝之事比喻政治。《易·屯》:“君子以经纶。”《礼·中庸》:“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经。”朱熹:“经者,理者绪而分之,纶者,比其类而合之。”

[译文]

身居要职享受高官厚禄的人,不能没有隐士的淡泊之气;而隐居山林清泉的人,应该胸怀治理国家的大志和才能。

28、无过是功 无怨是德

外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注释]

邀:求取。

与人:帮助别人,施恩于人。

感德:感激他人的恩德。据《诗经·小雅》篇:“忘我大德,恩我小怨。”

[译文]

为人处世不必想方设法去追逐名利,其实只要能够做到不犯错误就是最大的功劳;施舍恩惠给别人不必要求对方感恩戴德,只要别人没有怨恨自己,就是最好的回报。

29、忧勤勿过 待人勿枯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注释]

忧勤:绞尽脑汁用足体力去做事。

适性怡情:使心情愉快精神爽朗。

高风:高尚的风骨或高风亮节。

枯:已经丧失生机的树木。此处有不近人情的含义。

[译文]

勤劳多思是一种美德,但如果过于认真把自己弄得太苦,就无助于调适自己的性情而使生活失去乐趣;淡泊寡欲本来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如果过分逃避社会,就无法对他人他事有所帮助了。

30、原其初心 观其末路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注释]

势蹙:势态紧迫。意指穷途末路。

功成行满:事业有所成就,一切都如意圆满。

末路:本指路的终点。

[译文]

对于在事业上遭受失败、事事不顺心的人,应当体谅他当初的本意是为了奋发上进;对于事业成功感到万事圆满的人,要看他在以后的道路上能否保住晚节。

31、富宜宽厚 智宜敛藏

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是富贵而贫贱其行矣,如何能享?聪明人宜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败?

[注释]

忌刻:忌,猜忌、嫉妒;刻是刻薄寡恩。

敛藏:敛,收、聚、敛束,敛藏就是深藏不露。

懵:心神恍惚,对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不明事理。《说文》:“懵,不明也。”

[译文]

富贵之家的人应该待人宽容仁厚,如果对别人挑剔苛刻,那么即使是处在富贵之中,其行为和贫贱无知的人是没有两样的,又怎么能够长久享受富贵的生活?聪明有才华的人应该掩藏自己的才智,如果到处炫耀张扬,那么他的言行就跟愚蠢无知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他的事业哪有不失败的道理?

32、登高思危 少言勿躁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露,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

[注释]

居卑:泛指处于地位低的地方。

处晦:在昏暗的地方。

守静:隐居山林寺院的寂静心理。

养默:沉默寡言。

躁:不安静,急促。

[译文]

处在低矮的地方,才知道攀登高处的危险;在昏暗的地方,才知道当初的光亮会刺眼睛;持有宁静的心情,才知道四处奔波的辛苦;保持沉默的心性,才知道过多的言语会带来烦躁不安。

33、放得功名 即可脱俗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

[注释]

脱凡:脱,脱俗,即超越尘世外的意思。

入圣:进入光明伟大的境界。

[译文]

如果能够抛弃追逐功名富贵之思想,就可超越尘世,做个超凡脱俗的人;如果能摆脱仁义道德等教条的束缚,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34、偏见害人 聪明障道

利欲未尽害心,意见乃害心之蟊贼;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之藩屏。

[注释]

意见:本是意思和见解之意,此处为偏见、邪念。

蟊贼:蟊,害虫名,专吃禾苗。据《诗经·小雅·大田》:“及其蟊贼。”传:“食根曰蟊,食节曰贼。”这里比喩贪财的人。

声色:指沉湎于享乐的颓废生活。

藩屏:原指保卫国家的重臣,此处指屏障、藩篱。

[译文]

名利和欲望未必都会伤害自己的本性,而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偏见才是残害心灵的毒虫;淫乐美色未必都会妨碍人对真理的探求,自作聪明、目中无人才是修悟道德的最大障碍。

35、知退一步 加让三分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注释]

人情:指人的情绪、欲望。

[译文]

人间世情反复无常,人生之路崎岖不平。在人生之路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让一步的道理;在走得过去的地方,也一定要给予人家三分的便利,这样才能逢凶化吉,一帆风顺。

36、不恶小人 有礼君子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注释]

小人:泛指一般无知的人,此处含品行不端的坏人的意思。

恶:憎恨。

[译文]

对待心术不正的小人,要做到对他们严厉苛刻并不难,难的是做不到不憎恶他们;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要做到对他们恭敬并不难,难的是遵守适当的礼节。

37、正气清白 留于乾坤

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澹泊,遗个清白在乾坤。

[注释]

浑噩:同浑浑噩噩,指人类天真朴实的本性。《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灝灝尔,周书噩噩尔。”浑浑,深大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

黜:摒除。

纷华:繁华富丽。

乾坤:象征天地、阴阳等。《易·说卦》:“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

[译文]

做人宁可保持纯朴自然的本性,抛弃机心巧诈的聪明,留些浩然正气在大自然;宁可谢绝世俗富丽繁华的诱惑,甘心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也要在世间留个清白的声名。

38、降魔先降心 驭横先驭气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注释]

降魔:降,降服。魔,本意是鬼,此处指障碍修行。

退听:指听本心的命令。又当不起作用解。

驭:控制、统治的意思。

外横:意指那些外来纷乱的事物。

气:此处指情绪。

[译文]

要想降伏恶魔,必须首先降伏自己内心的邪念,只有把自己内心的邪念降伏了,那么所有的恶魔自然会消除;要想驾驭住悖礼违纪的事情,必须首先驾驭自己的浮躁之气,只有把自己的浮躁驾驭控制住了,那些外来的纷乱事物就自然不会侵入。

39、教育子弟 要严交游

教弟子如养闺女,最要严出入,谨交游。若一接近匪人,是清净田中下一不净的种子,便终身难植嘉禾矣!

[注释]

弟子:同子弟。

匪人:泛指行为不正的人。

嘉禾:长得特别茂盛的稻谷。

[译文]

教育子弟就好像养闺阁中的女儿一样,最重要的是严格管理其生活起居,与人交往要谨慎。一旦结交了品行不端的人,就好像在肥沃的土地中,播下了一颗不良的种子,这样就永远也种不出好的庄稼了。

40、欲路勿染 理路勿退

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

[注释]

欲路:泛指欲念、情欲、欲望。

染指:比喻巧取不应得的利益。 仞:古时以八尺为一仞。

理路:泛指义理、真理、道理。 惮:害怕。

[译文]

对于欲念方面的事,不要因为贪图眼前的方便而随意沾染,一旦放纵自己就会堕入万丈深渊;关于道义方面的事,不要因为害怕困难而退缩不前,因为一旦退缩就会离真理越来越远,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  

41、不可浓艳 不可枯寂

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注释]

念头浓:念头,想法、动机。这里指热情。

淡:冷漠。

居常:日常生活。

浓艳:此处指奢侈讲究。

枯寂:寂寞到极点。此处指吝啬。

[译文]

一个热情的人,往往能够善待自己,同样对待待别人也温馨仁厚,他要求处处都丰富、气派、讲究;而一个冷漠淡薄的人,不仅处处苛薄自己,同时也处处苛薄别人,于是事事显得枯燥无味而毫无生气。可见,作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在日常生活及待人接物方面,既不可过份热情奢侈,也不可过度冷漠吝啬。

42、超越天地 不入名利

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故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一动气,君子亦不受造物之陶铸。

[注释]

彼富我仁:出自《孟子》:“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谦乎哉?”

我义:意指高尚情操和正义之感。

牢笼:此指限制、束缚。

人定胜天:人的力量一定能够战胜自然的力量。

志一动气:一,专一或集中;动,统御、控制、发动;气,情绪、气质。

陶铸:范土曰陶,镕金曰铸。变通造作之使成为一定形式之义。《隋书·高祖纪》:“五气陶铸,万物流形。”

[译文]

别人拥有富贵钱财,我拥有仁义道德,别人拥有爵禄我拥有正义,如果是一个有高尚心性的正人君子就不会被统治者的高官厚禄所引诱和束缚;人的力量一定能够战胜自然的力量,意志坚定可以发挥出无坚不摧的精气,所以君子当然也不会被造物者所限制。

43、高一步立身 退一步处世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注释]

立身:接人待物,在社会上立足。

尘里振衣:振衣是抖掉衣服上沾染的尘土,在灰尘中抖去尘土会越抖越多。比喻做事没有成效。

泥中濯足:在泥巴里洗脚,比喻做事白费力气。

超达:超脱流俗,见解高明。

飞蛾投烛:飞蛾接近灯火往往葬身火中,比喻自取灭亡。

羝羊触藩:羝,指公羊。藩,指竹蓠笆。《易·大壮》:“羝羊触藩,赢其角。”比喻进退两难之意。

[译文]

立身如果不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就如同在灰尘中抖衣服,在泥水中洗脚一样,怎么能够做到超凡脱俗呢?处世如果不作退一步考虑,就像飞蛾扑火、公羊用角去抵撞篱笆一样,怎么会有安乐的生活呢?

44、修德忘名 读书深心

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

[注释]

收拾精神:收拾散漫不能集中的意志。

事功:事业。

实诣:实在造诣。

吟咏:指作诗歌时的低声朗诵。

风雅:风流儒雅。

[译文]

一心一意致力于研究。如果在修养道德的时候在乎名声荣誉和功名成败,必定不会有真正的造诣;如果读书的时候仍喜欢附庸风雅,吟诗咏文,必定难以深入,也难以有所收获。

45、一念之差 失之千里

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味,金屋茅檐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注释]

大慈悲:慈,能给他人以快乐;悲,消除他人的痛苦,这是佛家语。

维摩:佛名,即“维摩诘”。释迦同时人,也作毗摩罗诘。

屠刽:屠,宰杀家畜的屠夫;刽,指以执行罪犯死刑为专业的刽子手。

金屋:指富豪之家的住宅。

咫尺:一咫是八寸。咫尺指极梪的距离。

[译文]

人人都有一颗大慈大悲之心,维摩居士和屠夫、刽子手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人间处处都有一种真正的情趣,金宅玉宇和草寮茅屋之间也没有什么两样。所差别的只是,人心往往被欲念和私情所蒙蔽,以至于错过了慈悲心与真情趣,虽然看起来只有咫尺的距离,实际上已经相差千万里了。

46、有木石心 具云水趣

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长著,便坠危机。

[注释]

修道:泛指修炼佛道两派心法。

木石:木柴和石块都是无欲望无感情的物体,这里比喻没有情欲。

云水:禅林称行脚僧为云水,以其到处为家,有如行云流水。黄庭坚诗:“淡如云水僧”

贪著:贪图荣华富贵的念头。

[译文]

凡是培养道德磨炼心性的人,必须具有木石一样坚定不移的意志,如果对世间的名利奢华稍有羡慕 , 便会落入被物欲困扰的境地;凡是治理国家拯救世间的人,必须有一种如行云流水般淡泊的胸怀,如果有了贪图荣华富贵的杂念,就会陷入危险的深渊。

47、善人和气 凶人杀气

善人无论作用安详,即梦寐神魂,无非和气;凶人无论行事狠戾,即声音笑语,浑是杀机。

[注释]

善人:心地善良的人。

作用安祥:言行从容不迫。

梦寐神魂:指睡梦中的神情。

声音笑语:指言谈说笑。

杀机:指令人感到有杀人的恐惧。

[译文]

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日常的举止都很安详,即使是睡梦中的神情,也都洋溢着祥和之气;一个凶狠残暴的人,为人处事狠毒狡诈,即使是在谈笑之中,也一样充满了肃杀恐怖。

48、君子无祸 勿罪冥冥

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先无得罪于冥冥。

[注释]

昭昭:明亮、显著,明显可见。《楚辞·九歌·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庄子·达生》篇:“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冥冥:昏暗不明,隐蔽场所。《诗·小雅·无将大车》:“无将大车,维尘冥冥。”

[译文]

肝脏如果得了病,就会表现出眼睛看不见东西的症状;肾脏如果发生毛病,就会表现出耳朵听不见声音的症状。病虽然生在人看不见的地方,可表现出来的症状人们都能看见。所以正人君子要想在明处不表现出过错,那么就要先在不易察觉的细微之处不犯过错。

49、多心为祸 少事为福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惟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惟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注释]

少事:指没有烦心的琐事。

多心:这里指猜忌,疑神疑鬼。

[译文]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没有无谓的牵挂,而最大的灾祸莫过于多疑猜忌。只有每天辛苦忙碌的人,才真正知道无事清闲的幸福;只有心宁气平的人,才真正理解疑神疑鬼的祸患。

50、当方则方 当圆则圆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注释]

治世:太平盛世。

方:指品行端正。

乱世:动荡之世,与“治世”对称。

圆:圆滑,随机应变。

叔季:古时少长顺序按伯、仲、叔、季排列,叔季排行最后,指衰乱将亡的时代。《左传》云:“政衰为叔世”,“将亡为季世。”

[译文]

生活在太平盛世,为人处世应当严正刚直,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为人处世应当圆滑婉转,生活在衰乱将亡的末世,为人处世就要方圆并济交相使用;对待心地善良的人要宽厚,对待邪恶的人要严厉,对待那些庸碌平凡的人则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宽容和严厉互用,恩威并施。

51、忘功念过 忘怨念恩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注释]

功:对他人有恩或有帮助。

过:对他人的歉疚或冒犯。

[译文]

我对别人有过帮助和功劳,不要常常挂在嘴上或记在心上,但是对别人有什么对不起的地方则应时时放在心上反思;别人曾对我有帮助和恩惠不能够不牢记在心中,而别人对我有过失则应当及时忘却。

52、施之不求 求之无功

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惠;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

[注释]

斗粟:斗,量器的名, 十升 。斗粟,一斗米。

万钟:钟,量器名。万钟形容多,指受禄之多。《孟子·告子》:“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

镒:古时重量名,《孟子·梁惠王》注:“古者以一镒为一金,一镒是为二十四两也。”

[译文]

一个布施恩惠于人的人,不应总将此事记挂在心头,也不应该张扬出去让别人赞美,那么即使是一斗粟的付出也可以得到万斗的回报。一个以财物帮助别人的人,如果计较对他人的给予,而要求别人回报予他,那么即使是付出万两黄金,也难有一文钱的功德。

53、相观对治 方便法门

人之际遇,有齐有不齐,而能使己独齐乎?己之情理,有顺有不顺,而能使人皆顺乎?以此相观对治,亦是一方便法门。

[注释]

际遇:机会、境遇。

齐:相等、相平。

情理:这里指情绪,精神状态。

相观对治:治,修正。相互对照修正。

法门:佛家用语,指领悟佛法的通路。《增一阿含经》:“如来开法门,闻者得笃信。”

[译文]

人生的命运有幸运也有不幸运,所处的境况各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又如何要求特别的幸运呢?自己的情绪有平静的时候也有烦躁的时候,每个人的情绪也各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又如何能要求别人时刻都心平气和呢?用这个道理来反躬自问,将心比心,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为人处世的好方法。

54、心地干净 方可学古

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济盗粮矣。

[注释]

心地干净:心性洁白无疵。

窃以济私:偷偷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假以覆短:借名言佳句掩饰自己的过失。

济盗粮:《史记·范雎传》:“齐所以大破者,以其所以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借贼兵、济盗粮者也。”比喻被敌人所利用。

[译文]

心地干净有一方净土,才能做纯洁无瑕的人,才能够研法诗书学习圣贤的美德。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看见善行好事就偷偷地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听到名言佳句就利用它来掩饰自己的短处,这种行为不但成了向强盗资助武器,而且又成了向盗贼赠送粮食。

55、祟俭养廉 守拙全真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能者劳而府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

[注释]

劳:劳苦。

府怨:府,聚集之处。府怨指大众的怨恨。

逸而全真:安闲而能保全本性,道家语。

[译文]

生活奢侈的人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也不会感到满足,哪里比得上那些虽然贫穷却因为节俭而有富余的人呢?有才干的人操劳忙碌却招致众人的怨恨,还不如那些生性笨拙的人安逸,而且能保持自己的纯真本性。

56、学以致用 立业种德

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庸;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如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如眼前花。

[注释]

铅椠:铅,铅粉笔;椠,削木为牍。铅椠就代表纸笔。

衣冠盗:偷窃俸禄的官吏。

口头禅:不明禅理,袭取禅家套语以资谈助者,谓之口头禅。

[译文]

研读诗书却不洞察古代圣贤的思想精髓,就是一个写字匠;当官却不爱护黎民百姓,就是穿着官服戴着官帽的强盗;只讲习学问却不身体力行,就像一个只会口头念经却不通佛理的和尚;追求成功立业却不考虑积累功德,就像眼前昙花转眼凋谢。

57、扫除外物 直觅本来

人心有一部真文章,都被残篇断简封锢了;有一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艳舞淹没了。学者须扫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

[注释]

残篇断简: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此处有物欲杂念之意。

鼓吹:乐名。

真受用:真正的好处。

[译文]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篇真正的好文章,可惜都被残缺不全的杂乱文章所遮盖;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真正的好乐曲,可惜都被那些妖艳的歌声和淫靡的舞蹈所淹没了。所以,做学问的人一定要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直接去寻求人心中最自然的本性,这样才能求得真正享用不尽的真学问。

58、苦中有乐 得意生悲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注释]

苦心:困苦的感受。

悦心:喜悦的感受。

趣:此指乐趣。

失意之悲:由于失望而感到悲哀。

[译文]

心存俭苦,常能感受到追求成功的喜悦而觉得乐趣无穷;顺心得意时,因为面临着顶峰过后的低谷,往往潜藏着失意的悲伤。

59、富贵名誉 来自道德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注释]

舒徐:舒,展开。徐,缓慢。舒徐指从容自然。

瓶钵中花:插在花瓶里的花。

[译文]

世间的财富地位和道德名声,如果是通过提高品行和修养所得来,那么就像生长着的漫山遍野的花草,自然会繁荣昌盛绵延不断;如果是通过建立功业所换来,那么就像生长在花盆中的花草,便会因为生长环境的变迁或者繁茂或者枯萎;如果是通过玩弄权术或依靠暴力得来的,那么就像插在花瓶中的花草,因为没有根基,花草会很快地凋谢枯萎。

60、花铺好色 人行好事

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发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注释]

好色:美景。

时和:气候暖和。

啭:鸟的叫声。

头角:比喻才华出众,一般说成“崭露头角”。

[译文]

春天来临时,风和日丽,花草树木争奇斗艳,为大地铺上一层美丽的景色,连鸟儿也发出婉转动听的鸣叫。一个读书人如果能通过努力侥幸出人头地,又能够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但却不思考为后世写下不朽的篇章,为世间多做几件善事,那么他即使能活到百岁,也宛如没有在世上活过一天一样。

61、兢业的心思 潇洒的趣味

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注释]

兢业:也可作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尽心尽力的意思。

潇洒:形容行劝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

敛束:收敛约束。

秋杀:与春生相对,气象凛冽、毫无生机。

[译文]

做学问的人要抱有专心治学的心思,行为谨慎勤于事业,还要有大度洒脱不受拘束的情怀,这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趣味。如果一味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过着极端清苦拘束的生活,那么这样的人生就只像秋天一样充满肃杀凄凉之感,而缺乏春天般万木争发的勃勃生机,如何去滋育万物成长呢?

62、立名者贪 用术者拙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注释]

廉:不贪、廉洁。《荀子·修身》:“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者矣。”(嗜:喜好、爱好。恶少:恶少年。)

大巧:聪明绝顶。

术:方法、手段。贾思勰《齐民要术序》:“桑弘羊之均输法,益国利民之术也。”

拙:笨。《庄子·胠箧》:“大巧苦拙。”

[译文]

真正廉洁的人并不一定树立廉洁的美名,那些为自己树立名声的人正是因为贪图虚名;一个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去玩弄那些技巧,玩弄技巧的人正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拙劣和愚蠢。

63、宁虚勿溢 宁缺勿全

欹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居缺不处完。

[注释]

欹器:倾斜易覆之器。《荀子 .宥坐》:“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为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注》:“宥与右同。言人君可置于坐右以为戒也。”

扑满:用来存钱用的陶罐,有入口无出口,满则需打破取出。

[译文]

倾斜的容器因为装满了水才会倾覆,储蓄盒因为空无一钱才得以保全。所以正人君子宁可无所作为而不愿有所争夺,宁可有些欠缺而不会十全十美。

64、拔去名根 融化客气

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瓢,总堕尘情;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技。

[注释]

名根:功利的思想。

千乘:乘,车,谓一车四马。《史记·陈涉世家》:“国六攻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一瓢:瓢,用葫芦做的盛水器。一瓢是说用瓢来饮水吃饭的清苦生活。《论语·雍也》篇:“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尘情:人世之情 。

剩:多余。

技:伎俩之意。

[译文]

一个人追逐名利的思想若不从内心彻底拔除,即使他表面上轻视世间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甘愿过着一瓢饮的清贫生活,到头来仍然摆脱不了世俗名利的诱惑;一个人受外力的影响若不能被自身的正气所化解,虽然他恩泽世上所有的人,并为后世开创利益,终究也只是多余的伎俩。

65、心体光明 暗室青天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注释]

心体:智慧和良心。

暗室:隐密的地方。

暗昧:昧,暗。暗昧指阴险见不得人。

[译文]

心地光明磊落,即使是在黑暗的屋子里,也如头顶明亮的天空;心地邪恶不正,即使在青天白日下,也会遇见阴森的厉鬼。

66、无名无位 无忧无虑

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寒为忧,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

[注释]

名:名声、名望。《史记·西门豹传》:“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位:官位、爵位。《战国策·赵策四》:“位尊而无功。”

[译文]

人们只知道有了名声地位是一种快乐,殊不知那种没有名声地位牵累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世人只知道挨饿受冻是令人忧虑的事,殊不知那些虽无饥寒之苦却精神空虚忧愁的人更为痛苦。

67、阴恶恶大 显善善小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注释]

阴:暗中、暗地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善路:向善的道路。

恶根:恶,罪恶、不良行为,与“善”相对。恶根指过失的根源。

[译文]

做了坏事怕别人知道的人,虽然是作恶,但还留有通往善良的路径;做了好事却急于想宣扬的人,他做善事的同时就已种下了恶根。

68、居安思危 天亦无用

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只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

[注释]

机缄:《庄子·天运》:“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唐成玄英《疏》:“机,关也;缄,闭也。”指推动事物运动的造化力量。

抑:压抑。

伸:指舒展。

播弄:玩弄、摆布,含有颠倒是非、胡作非为的意思。

[译文]

上天的奥秘变幻莫测,有时让人先陷入困境然后再进入顺境,有时又让人先得意而后失意,不论是处于何种境地,都是上天有意在捉弄那些自命不凡的所谓英雄豪杰。因此,一个真正的君子,如果能够坚忍地度过外来的困厄和挫折,平安之时不忘危难,那么就连上天也没有办法对他施加任何的伎俩了。

69、偏激之人 难建功业

燥性者火炽,遇物则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杀;凝滞固执者,如死水腐木,生机已绝。俱难建功业而延福祉。

[注释]

炽:火旺。《北史·齐纪总论》:“火既炽矣,更负薪以足之。”(负薪:背柴)

凝滞:停留不动,比喻人的性情古板。

祉:福。

[译文]

一个性情暴躁的人就像炽热的烈火,仿佛跟他接触就会被烧毁;一个刻薄寡恩的人就像寒冷的冰块一样冷酷,仿佛碰到他都会被无情的残害;一个固执呆板的人,就像静止的死水和腐朽的枯木,毫无一线生机。这些人都难以建立功业,造福于人。

70、愉快求福 去怨避祸

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

[注释]

徼:求、求取,当祈福解。

喜神:喜气洋洋的神态。

杀机:暗中决定要杀害他人的动机。

[译文]

福分是不可强求的,保持愉快的心境,才是召来人生幸福的根本;灾祸是无法逃避的,排除怨恨的心绪,才是远离灾祸的办法。

71、宁默毋躁 宁拙毋巧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之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注释]

愆尤:愆,过失。尤,责怪。愆尤是指责归咎的意思。李白诗:“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骈:并。《管子四称》:“出则党骈。”

訾议:訾,诋毁。訾议是非议、责难的意思。

[译文]

十句话有九次都说得很正确,未必有人称赞你,但是如果有一句话没说对,那么就会受到众多的指责。十个谋略有九次成功,人们不一定把功劳给你,但是如果有一次谋略失败,那么批评、责难之声纷至沓来。这就是君子宁可保持沉默也不浮躁多言,宁可显得笨拙也不显露机巧的缘故。

72、热心之人 其福亦厚

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惟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注释]

天地之气:指天地间的气候。

杀:衰退,残败。黄巢《不等后赋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性气:性情、气质。

清冷:清高冷漠。

受享:所享的福分。

泽:恩泽、恩惠。《史记·西门豹传》:“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流:流传。)

[译文]

自然界气候温暖的时候就会催发万物,气候寒冷的时候就会使万物萧条沉寂。做人的道理也和大自然一样,性情高傲冷漠的人,所得的福分也比较淡薄。只有那些性情温和而又乐于助人的人,他所得到的回报才会深厚,福分才会绵长,留下的恩泽也会长久。

73、天理路广 人欲路窄

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涂。

[注释]

天理:天道。

游心:游是出入,游心是说心念出入的天理路上。

人欲:人的欲望。

寄迹:投身立足。

荆棘:比喻纷乱梗阻。《后汉书·冯异传》:“异朝京师,引见,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译文]

追求自然真理的正道十分宽广,稍微用心追求,就感觉心胸坦荡开阔;追求个人欲望的邪道非常狭窄,刚把脚踏上去,就发现眼前布满了荆棘泥泞,寸步难行。

74、磨练福久 参勘知真

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注释]

参勘:参是交互考证,勘是调查、核对。

知:通“智”。

[译文]

在人生路上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就会获得幸福,这样的幸福才会长久;对知识的学习和怀疑交替验证,探索到最后而获得的知识,才是千真万确的智慧。

75、虚心明理 实心却欲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注释]

虚:谦虚、不自满。

实:真实、执着。

[译文]

 一个人不可以没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只有谦虚才能获得真正的学问和真理;一个人的内心不能不抱着择善的坚决态度,只有坚定的意志才能不受名利的诱惑,挡住物欲的侵袭。

76、宽宏大量 胸能容物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注释]

水清无鱼:《孔子家语》中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含垢纳污:容纳脏的东西,比喻有容忍的气度。

操:品德、品行。《史记·张汤传》:“汤之客田甲,虽贾人,有贤操。”(贾人:商人。)

[译文]

污物的地方往往滋生众多生物,而极为清澈的水中反而没有鱼儿生长。所以真正有德行的君子应该有容纳度量,绝对不能自命清高,孤芳自赏。

77、多病未羞 无病是忧

泛驾之马可就驰驱,跃冶之金终归型范。只一优游不振,便终身无个进步。白沙云:“为人多病未足羞,一生无病是吾忧。”真确论也。

[注释]

泛驾之马:泛驾,谓覆驾。《汉书·武帝纪》:“泛驾之马。”

跃冶之金:比喻不守本分而自命不凡的人。

型范:铸造用的模具。

白沙:陈献章,明朝学者,广东新会人。字公甫,隐居白沙里,世人称他为白沙先生。著有《白沙集》十二卷。

[译文]

在原野上奔驰的野马经过人的驯养可以成为供人驾驭奔驰的好马,溅到熔炉外面的金属最终还是被人放在模具中熔铸成可用之物。而人只要一落入游手好闲不思振作的地步,那么就永远不会有什么出息了。所以白沙先生说:“一个人有很多缺点并不可耻,只有一生都看不到自己缺点的人才是最令人担忧的。”这真是至理名言。

78、一念贪私 坏了一生

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

[注释]

一念:一瞬间所引起的观念。

恩:惠爱、恩惠。

惨:狠毒。

品:品质、品德。

度越:超越。

[译文]

人只要有一丝贪图私利的杂念,那么就会由刚直变为懦弱,由聪明变为昏庸,由慈善变为残忍,由高洁变为污浊,结果损坏了他一生的品格。所以古人把不贪作为修身的宝贵品质,从而超凡脱俗地度过一生。

79、心中亮堂 不受诱惑

耳目见闻为外贼,情欲意识为内贼。只是主人翁惺惺不昧,独坐中堂,贼便化为家人矣!

[注释]

外贼:来自外部的侵害。

情欲意识:内心的情感欲望。

惺惺:清醒、机警。唐玄觉《禅宗永嘉集·奢靡他颂》:“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

不昧:不糊涂。

中堂:堂的中央。

[译文]

耳朵听到美音,眼睛看到美色,这些外界诱惑都是外来的盗贼,心中的情感和欲念这些都是人内心中潜藏的盗贼。可是只要灵魂保持正直清醒,在堂中央坐稳,不受诱惑,保持一片纯净的心境,那么这些使人受到诱惑的感受和心理都能化作帮助自己培养正直品德的好帮手。

80、保已成业 防将来非

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悔既往之失,不如防将来之非。

[注释]

业:事业、功业。《左传·襄公十八年》:“人其以不谷为自逸而忘先君之业矣。”

失:过失、错误。

非:过失。

[译文]

与其图谋计划没有把握的功业,还不如将精力用来保持已经完成的事业;与其追悔过去的过失,还不如将精力用来预防将可能发生的错误 。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