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之一。在我的记忆中,每一个节日,都有难忘的故事;每一个节日,都有浓郁的文化内涵;每一个节日,都有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我的家乡,位于河南省泌阳县,在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临之际,勾起了我无限的端午回忆,那缕缕情思禁不住涌上心头。
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听大人们管端午节叫“五月耽误”,我们小孩子也就跟着这样称呼起来,一直持续到长大后。因为那时候,年龄还小,刚刚上小学,文化水平不高,不理解端午节是干什么的,只看到大人们在过节这几天,忙前忙后的。听到一种名叫斑鸠的鸟儿在树枝上不停地鸣叫,仿佛在说:“咕嘟嘟,鸡蛋蒜骨朵。”我们小孩子每当听到这种鸟叫声时,也跟着随声附和着,这是童年留下的最美伴唱。
在儿时的记忆中,家乡人们过端午节是隆重而又繁忙的。端午节的前几天,妈妈带着我们到田野里的田埂上、大路边、山坡上到处寻找一种高大的、带有芳香气味儿的野草,大人们叫它艾叶或者艾草。艾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在贫瘠的土地上,它也能生长得极为茂盛,它的叶子呈灰白色,一片片叶子互生着,它的茎粗壮劲挺,一丛丛、一簇簇地矗立在原野上。母亲拿着镰刀,胳膊上挎着一个大竹筐,动作极为娴熟地把一棵棵成熟的艾草割下来,装进竹筐里。
母亲一边割艾草,一边告诉我,艾草是一种药材,在过端午节时插在门楣上,一方面可以驱蚊,另一方面,还可以消毒。等到母亲说差不多够了的时候,然后我们再去寻找另外一种名叫“车轱辘菜”的野草,中药名字叫做“车前草”,据说,在端午节这天,这种草与鸡蛋、蒜瓣一起在水里蒸煮,人吃了具有利水、消炎的功效。回到家里,母亲把艾叶一片片的从艾草植株上摘下来,连同车轱辘菜用水清洗干净,放在院子里沥干水分,夜里,再经过露水一夜的浸润,药效发挥到极致。
端午节的早晨,母亲特地起个大早,从坛子里取出几枚咸鸡蛋和咸鸭蛋,这些鸡蛋和鸭蛋,都是母亲亲自喂养的,不喂任何饲料,吃着绝对放心。为了过端午节,母亲一个月前就用灶台下燃烧过的草木灰,按照灰与盐的比例,使用传统古法,将鸡蛋、鸭蛋腌满一整坛,放在阴凉处,让盐分和草木灰中的矿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渗透进蛋壳,由外到内,从蛋白到蛋黄,历经岁月的发酵,静待节日的到来。
母亲将腌好的咸鸡蛋、咸鸭蛋,洗去表面沾满的草木灰和盐分,再洗几个新鲜的甜鸡蛋,与昨夜准备好的艾草和车轱辘菜一起放进锅里,再剥几瓣大蒜,添上水,放上笼篦,笼篦上再放上十来多个煮好的糯米粽子,在灶台上蒸煮,顿时,炊烟袅袅,大约经过半个小时的功夫,厨房里飘散出一缕缕幽香,不一会儿,一家人便围坐在一起,品味着节日美食,说说笑笑、热热闹闹,那种味道是终生挥之不去的乡愁,这香味里夹杂着家的味道,蕴含着浓浓的亲情。
早饭过后,母亲端来和好的雄黄酒,雄黄酒散发一种特殊的气味,蚊虫不敢近前。母亲便给我们兄弟几个轮流往耳朵里抹一抹,说是可以防止蚊虫的叮咬。然后再把五彩线绑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腕上,说是可以防止五毒的侵袭。最后,把缝制精美的香囊佩戴在胸前,香囊中的香料闻起来香喷喷的,下面还带着美丽的流苏,风一吹,流苏随风起舞,好看极了,孩子们带着五彩的装饰,满村子乱跑,互相欣赏着对方的节日饰品,高兴极了。年年端午,岁岁欢度,直到上学时才知道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兄弟几个已经成家立业,各奔东西,彼此为各自的家庭和事业忙碌着、奔波着,聚少离多,父母也已过花甲之年,我也是快要奔五的人了,深感时光太匆匆,人生短暂,韶华易逝。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如约而至,大街小巷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卖咸鸭蛋、咸鸡蛋的、卖粽叶的俯仰皆是,琳琅满目的香囊饰品成为节日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也不像童年那样为过节而慌慌忙忙,心想:再过两天,到超市里买一些粽子之类的食品过节就行了。昨天,老父亲从家乡打来电话,三弟从外地给他们寄回几袋牛肉和粽子,想让我回家拿来过节,被我拒绝了,我首先表示感谢,感谢父母对我的牵挂,同事祝福他们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愿年年端午安康,岁岁粽子飘香!生活幸福、亲情不老!家乡的端午节是我永远不舍的思念和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