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陈寿如是说。
诸葛亮在民间家喻户晓的故事有:1、三顾茅庐隆中对;2、初出茅庐火烧博望坡;3、号称奠定三国鼎立必备条件的赤壁之战中的“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华容道捉放曹;4、三气周瑜、刘备娶孙权妹妹♀️,使周瑜陪了夫人又折兵;5、七擒七纵孟获;6、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中的挥泪斩马谡,空城计以及后来的智收姜维。这些故事在官方历史上只有七擒孟获、北伐中挥泪转马谡(其实马谡当时并没有被斩首而是被流放,陈寿的父亲受其牵连被诸葛亮处了髡刑)。其他的都是演义。
诸葛亮是在刘备拿下成都以后才在刘备手上获得了将军级的官职, 在此之前只不过是一个“中郎将”,地位在将军与校尉之间,而职务是专管税务和军粮,在赤壁之战前,他唯一献的一计是让刘琦远离是非之地。屯兵江夏,后被刘备捡漏。因此在赤壁大战之前和赤壁大战之中,《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的什么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舌战群儒、什么草船借箭、借东风、关羽华容道捉放曹等等都是虚构的,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只不过是当了一回刘备的联络官,将刘备希望与孙权联手抗击曹操的意愿转达给孙权,当然也不排除他做了孙权一些联合起来抗击曹操的思想工作,其实在他见到孙权之前,孙权在周瑜和鲁肃的说服之下,已经坚定了抗击曹操的决心,最让孙权坚定信心抗击曹操的是周瑜的那句“曹操这是来找死”。赤壁之战曹操大败而逃的原因主要是遭遇了瘟疫,其次是曹操太狂妄轻敌,当时的曹操其理想已经发展到何时可掇天上的星星,“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周瑜是这场战争的主要决策者,与诸葛亮无关,正如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描述的那样,不过苏东坡在该词中也存在不严谨的地方,一是描写的战场地方有错;二是在赤壁之战时,周瑜与小乔已经结婚九年了。并非“小乔初嫁了”。关于赤壁之战的胜败,裴松之是这样评价赤壁之战的的:“然则孙权的决意抵抗,周瑜与鲁肃的一力撺掇孙权,不过是好乱和行险侥幸而已”。
可以这么说,在诸葛亮的军事生涯中除了七擒七纵孟获,智收姜维,基本上没有打过什么漂亮的大仗。他发明的什么木流牛马、八卦阵是否真实,有待商榷和进一步的考证,有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诸葛一生为谨慎”,可想而知,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空城计》更是无稽之谈。
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茅庐之恩,不惜穷兵黩武,当时的蜀国总人口才九十多万,各种大小官员达四万多人,军队在十五万以上,平均十七个人养一个官员,并负担5个士兵。自从关羽失去荆州,《隆中对》中的宏伟蓝图也成泡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北伐途中,命伤五丈原,六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有道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之所以被历代帝王和知识分子推崇,受到大多无知的老百姓膜拜,其因有五:
一:通过历代民间艺人对诸葛亮形象的不断演绎和神化,罗贯中集民间曲艺之大成加以演义;
二:诸葛亮的愚忠、且勇且智,和为报刘备知遇之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好符合历代帝王胃口,历代帝王们为了笼络这样的人才,不惜以官方的名义大力加以神化和宣传,被“学就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历代知识分子们所仿效;
三:与诸葛亮相关的《隆中对》和前后《出师表》在中国的散文历史上占有一席不可或缺的地位;
四:诸葛亮一生廉洁奉公,是普通老百姓理想的化身,老百姓膜拜的原因主要还是来源于《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神化;
五、诸葛亮还是一个美男子,却娶了一个三心牌(见面的时候恶心,摆在家里放心,想起来伤心)的老婆,这对一些灰姑娘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宗教般的寄托。
人们对诸葛亮或其他个别著名人物的盲目崇拜,正好暴露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劣根性,大多人们往往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好的皇帝或官员的身上,总是期盼或津津乐道于什么大唐盛世、康乾盛世。其实这些所谓的盛世是不是真的存在?有待考证,即使存在过,时间也是非常短暂的,比如贞观之治,前后不到十年的时间。自古以来,人们好像从来就没有过要求或企判建立一个法律法规健全的社会。因此费孝通说,中国古代是礼治社会,而非法治社会。
本文参照的作品:陈寿的《三国志》、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黎东方的《细说三国》、钱穆的《三国史话》,范文澜的《中国通史》、杨师群的《中国历史的教训》,费孝通的《乡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