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恋的唯美句子简短(形容初恋的味道的句子)

词作为一种文体,其巅峰在两宋。然而,并非宋代以后就无人填词,只不过后世词人,很难超越宋代词人的高度罢了。不过有一个人却是例外,此人便是纳兰性德。纳兰性德的词,婉约隽永,很多作品如果不刻意提醒,简直可以和宋词相媲美。纳兰词最美的篇章,是情词,尤其是关于初恋的懵懂美好的追忆。

纳兰性德的初恋,一直是一个谜,每一种猜测都是一段佳话传奇。其中,清代无名氏曾在笔记中记载:“纳兰眷一女,绝色也,有婚姻之约。旋此女入宫,顿成陌路。” 后来这一则记录的女子就被民间附会为是纳兰性德的表妹。因为这个表妹与纳兰公子青梅竹马,后来被选入宫中。从此,宫墙阻隔,再难相见。那一年,纳兰性德才19岁,更让后人唏嘘不已的是,这位表妹后来还成为康熙皇帝的妃子。

对于上面的猜测,词评家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那就是大抵应该不错。因为纵观纳兰性德的情词,无论是“一生一代一双人”,还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似乎都在纪念一个人,那个让他刻骨铭心,难以忘却的初恋。如此深厚的情感,如果不是在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关系中逐步建立起来,是很难想见的。

不过,也有人给出了不同意见。因为所谓初恋,未必是维持了很长时间的感情,对于多情的文人而言,或许就是那一回眸的偶遇,在那“灯火阑珊处”,也会生发最美好的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纳兰性德的初恋,很可能等不到19岁,而是在更懵懂的年纪就已经发生。而他初恋的女子,很可能还不是表妹,而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女子。关于这一推断,也有一首词可以加以佐证。这首词虽然长期以来被严重忽视,却从开篇美到结尾,通篇唯美浪漫。大家且看:

《浣溪沙》作者:纳兰性德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这首肉麻情词,虽没用一个爱字,却句句饱含深情。一开篇不见情,只是着力描绘一幅令人心醉的残阳晚景。如此手法,乃以景语写情语,实在高妙。纳兰不说一抹残阳,而说“一半残阳”,是言残阳既残,还只是一半,顿时让人觉得莫名伤悲和惆怅。而“下小楼”三字,则暗示词人百无聊赖,甚至连楼都懒得下的一种慵懒、烦闷的状态。

词的上片次句,镜头逐渐聚焦到近景,“朱帘斜控软金钩”。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爱情男女,有一个意象十分重要,那就是床。但是还不能直接言床,而要言朱帘,金钩,实际上都是在透露词人内心对于爱情的深切渴望。这一种春愁和烦闷,是少年时代的男孩,都有深切体会的。

上片末句,写得也极为传神。这位少年,本来想要生发一些愁闷来,就如少年维特之烦恼,又如“为赋新诗强说愁“,但是却不能够。因为”无绪“,根本就没有人来撩拨心弦,即便说愁,也愁不起来。这个状态不是欲爱不能,而是连欲愁都不可能了。确实如此,少年时代的所谓愁,是那么敏感细腻,又无从言说。是愁,又似乎是强说愁,只有真正等到心上的人儿出现,才可能真正体味到情愁的滋味。纳兰先生把少年那一种空想的愁闷和惆怅,刻画得淋漓尽致,真是妙笔。

词的下片笔锋一转,承接上片,那个撩拨心弦的人儿终于出现。“有个盈盈骑马过“,”盈盈“二字,简直是神来之笔,灵动而传神,将女子的美,写得如幻如梦,似神似仙。” 薄妆浅黛亦风流“则让人不免想起”浓妆淡抹总相宜“。

如果说,这首词至此,已经做到了从头美到底,那么最后的七个字,就可谓让整首诗的意境得到极大的升华。最后七个字,也毫无愧色地可以称作真正的点睛之笔。因此全词至此,都是主人公一人愁闷和遐想,虽然佳人出现了,但是也只能远观,无从亲近。最后一句“见人羞涩却回头”,佳人羞涩但回头,给人以无限猜想,美哉!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