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岁寒三友”之一的松树,以其生长环境险恶,耐急风而不屈,历冰霜而不凋的雄姿,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歌咏,今天我们分享的这《赠从弟》就是一篇歌咏青松的名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魏晋时期所描绘的青松与我们现代认识的青松有什么不同!
赠从弟其二
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文大意:
长在高山之巅的青松迎着山谷间呼啸而来的狂风,丝毫没有畏惧!
狂风怒吼着,像一只巨大的手臂像是摇曳着大树,像是要把大树连根拔起。而青松依然不为所动,牢牢地屹立于山巅之上。
冬日里,冰封雪压,唯有青松顶着枝头的冰霜如往常一样依然端端正正,昂然向上!
难道松树不有遭遇到凝重的寒意?耐寒是松柏天生有着的本性。
诗文赏析:
本诗为刘桢《赠从弟》三首中的一首,全组诗分别通过对萍藻、青松、凤凰的吟咏,展示其傲然风骨,表达了诗人自己对高洁之性、坚贞之节、远大抱负的追求,寄托了对堂弟的深情勉励和殷殷期望。此为其二,作者勉励他的堂弟要具有松柏一样坚贞高洁的品性。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开篇两句通过扑面而来的谷中山风的描绘,瞬间就将山上青松傲然挺拔的雄姿描写得活灵活现,松柏怡然自得,不畏艰苦的坚贞之气自然流露。
“亭亭”二字既标示出青松的傲岸姿态,亦将青松而对狂风时坦然的心态展露无遗;“瑟瑟”之风声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进一步衬托出青松的傲骨。摹影会声,简洁生动。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接下来的两句,诗人直抒胸臆,毫不掩饰地地表达自己对松柏的赞赏之情。如此猛烈的狂风摧残之下,松枝更显刚劲,凛凛然毫无惧意。“瑟瑟”的风声令听者心惊,怡然的青松令观者颜开。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一“盛”一“劲”表现冲突的激烈和诗人的感情倾向。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诗人借冬日落雪时万木凋零,而松树却能冒凄寒严冬挺直腰杆,青翠依旧,不向大雪低头。由急风之势而发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刚劲而联想到一年四季常端正,越发突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二句是说,你看那青松在严寒的侵袭下依然青翠如故,难道是松柏与众不同而能够躲开严寒吗?并非如此,这是由它们的本性决定的。以有力的一问一答作结。诗人由外而内,由表层到深层,把读者眼光从“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
诗人以松柏为喻,《赠从弟》(其二)以松树为中心,反复咏颂而不单调,用词朴素无华,风骨雄健,气势有力。以咏物之名,表言志之事,借青松能屹立于狂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的刚劲之姿,阐明志向之坚贞。全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远,气壮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