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车马慢,“纸短情长”,书信成为了交流情感的重要工具。所谓“鱼雁传书”,在古代因为奢侈,所以珍贵。
现代人因为通讯的便捷,已经很难感觉到书信的魅力了。就算是表达爱慕的“情书”,似乎也没啥魅力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网上一搜索,就能搜到无数篇好的差的情书,而手上收到的这封情书,多半就是网上抄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再看到古代人的书信,就会觉得弥足珍贵,会觉得特别真挚。
其实,书信是现代人注定无法享受的一种感动,根本不必遗憾。但我们依然可以从古代书信中感受真挚的感情。
因为,沧海桑田,环境日新月异,科技层出不穷,而情是不会变化的。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传统文化爱好者。
关注我,一起来欣赏古代8封妙不可言的书信,纸短情长,文采飞扬,感情真挚,令人拍案叫绝。
第1封,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在书法上被誉为“二十八骊珠”,可称为一字千金。从文字内容来看,这就是王羲之写给朋友的一封日常书信。
这封信的大意是“短暂降雪后,天气放晴。王羲之想念朋友,在远方祝愿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纸短情长,无法在信中一一仔细询问,就这样结束这封信吧。”
“快雪时晴”四个字,太有意境了,太有文采了,完美显示了王羲之看到雪的愉快心情。然后王羲之就想起了朋友,更说明了王羲之对这位朋友的关心。
虽然书信比较短,却更加有韵味,这正是所谓的“魏晋风度”。
王羲之的儿子王子猷(王徽之)雪夜访戴,乘兴而去,兴尽而返。其实,王羲之这一封书信,也有这样的潇洒仪态和纯真人格。
在这信中,王羲之是没有作伪的。
第2封,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
这封信比较长,就不全文抄录了。这是一封劝降信,丘迟在信中先是谴责了陈伯之叛国投敌的卑劣行径,然后申明了梁朝宽大为怀的政策,向对方陈述利害,并动之以故国之恩、乡关之情,最后奉劝陈伯之只有投降才是最好的出路。
暮春三月这一段话,堪称这封信中最经典的部分,成为流传千年的绝美文字。丘迟描绘了一张充满魅力的江南图画,体现了故国故乡之吸引力,足以感动人心,拥有直击心灵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所以,陈伯之看到这封信后,没多久就投降了梁朝。可见,这封信实际上有着莫大的力量。而在后人,通过可以感受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魅力。
第3封,吴均《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 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 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这封信没有提到和朱元思的寒暄,而是单纯分享美景,类似现代人在外面旅游,第一时间发个照片到朋友圈和家庭大群里。
吴均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虽然没有明说自己的喜悦,但是喜悦与惊奇之情分明在读者眼前。
第4封,司马迁《报任安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在这封信里展示了自己遭受宫刑后的心路历程,体现了他为了写《史记》而忍辱负重的崇高信念。
司马迁文采飞扬,更是感情真挚,可谓字字血泪,声声衷肠,感人至深。古人评价这封信: “感慨啸歌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又直与《离骚》对垒”,这是精辟之语。
第5封,李陵《答苏武书》: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李陵战败后,无奈投降,却因此连累了自己的家人。苏武牧羊,返回汉朝后,修书劝李陵归汉。李陵写了这封信表示了拒绝之意。
这封信将李陵的心路历程写得生动形象,让人十分同情李陵的遭遇,忍不住想起辛弃疾的词句“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第6封,李白《与韩荆州书》: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
李白性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心性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但是李白拍起马屁来,也是一等一的高明。“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话太有文采,真是妙不可言,令人一下子就感觉到李白对这个“韩荆州”的仰慕之情。
第7封,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苏辙给韩琦写信,提出了养气的观念,很自然引出了自己希望得到韩琦接见的意思。
以地位而论,当时苏辙与韩琦之间,相差太多。但是苏辙这封信写得不卑不亢,更指出了文人之所以能够有精气神,就在于“养气”。
苏辙在这封信里,没有一味拍马屁,没有流露出攀高枝、求高官的意思,只是将内心盼望高人指点以达养气目的的意思表露出来了,文采飞扬,令人意动。
第8封,苏轼《上梅直讲书》……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 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
这是苏轼写给诗人梅尧臣的书信。书信援引史实,把周公和孔子相互比较,由此说明只有同道知己才能相乐的道理。
同时,这封信也表明了苏轼的一种追求,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人格。我们看后来苏轼历经波折,而始终不变本色,“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伟大情操,就愈加感动于苏轼这封信的言语。
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经典的书信呢?欢迎留言哦。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