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可夺帅也出自哪里(论语中的经典语录)
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强迫改变。”
孔子道德思想中有着很强的人格意识,他认为人格高于一切。
即使是在当时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人格也是不容侵犯的。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句话就体现了孔子的人格意识。
两千五百多年来,这句话不知道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使他们堂堂正正挺立世上,并逐渐演化成为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之一。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孔子的这句话体现了他对人格的重视和尊重。
今天的我们可以把此视为中国最早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源头之一。
在西方还处于神权至高无上的时代时,孔子已经把志节作为人格的重要内容,比呼唤人性解放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早了将近两千年。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句话里面的“志”,是指人的志节,包括志向、气节,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
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
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不管你有多大的力量,也不能轻易改变别人的意志。
没有志节的人,会失去气节,在威逼利诱下变得奴颜婢膝,成为人们鄙视的对象。
孔子认为人应该有志向,能够维护自己的尊严,能够抵抗威逼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节”。
志节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儒家修身的基本内容之一。
孔子本人从年轻时就是拥有志节的人。孔子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由此看来,孔子早在十五岁时就立下了苦读修身的远大志向,这也是他被世人尊为“万世师表”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孔子还是十分有气节的人。
孔子生活的时代,社会上的政治人物有注重养士、招士、礼贤下士的风气。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17岁的时候,已经是鲁国学识深湛、深孚众望的青年了。
孔子相信凭自己是陬邑大夫的儿子和自己的博学多相国府举办宴会这天上午,孔子来到相国府门口的石阶前。
一些穿戴华丽、神气十足的纨绔子弟的形象映入他的眼帘;
再看看自己穿的孝服,显然与今天季府喜气洋洋的气氛不协调。
孔子心想:母亲离世不久,穿孝服正是儿子应尽的礼和德。于是孔子挺胸昂首,拾级而上。
“停住!你是何人?来此做甚?”大门旁站着的一位凶神恶煞般的汉子大声喝道。
“在下孔丘,来参加相府宴会。你是——”孔子止步,恭敬回答,并问对方。
那汉子手握宝剑,傲慢无理地说:“哈哈哈……知道,知道孔丘大名!至于本人嘛!乃相国的家臣阳虎也!”
“失敬了,失敬了!孔丘对阳虎管家早有所知,未曾见面。”孔子说完,施一礼,向相府走去。
可是,阳虎却伸臂站立大门口中间,挡住了孔子的去路:“今天宴请文人学士,招贤纳士,你有什么资格赴宴!”
孔子理直气壮地说:“我也是士嘛!”
阳虎故意用污言恶语羞辱孔丘:“哈,哈,哈……你算什么士呀?你还不快走!免得在这里丢人败姓!”
孔子怒视阳虎,激愤地说:“得意忘形的脏鸡安知展翅雄鹰之志!对蛮横无礼之人,我还耻与面对、羞与论争呢!”说完,气冲冲地走下石阶。
孔子负气回家,坐在书房里静思,并认真审视当时的社会现状,
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平坦,磨炼成大器。从此,他以更加坚忍的毅力投入苦读、社会实践和自身修养之中。
立下大志,不一定能够成就大事,但成就大事者,肯定曾经立过大志。
孔子并没有因为他人对自己的轻视而怨天尤人,而是为自己立下干一番事业的远大理想和志向。
以后他在教育他的弟子们时,也不忘教育他们要有志节,灌输给他们早立志的道理。
毛泽东立志出乡关
少年时期的毛泽东在韶山的怀抱里,边读书,边劳动,人一天天长大,心灵也受到了教益和启迪。
尤其是阅读了一些带有浓厚爱国主义色彩的救亡图存的书以后思想开始由朴素的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转化为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情感。
毛泽东钦佩当地的一名教师——李漱清,经常去向他请教,听他讲维新救国的故事。
毛泽东比李漱清小了20岁,但他们无话不说,成了忘年之交。
李漱清多次劝说毛泽东之父毛顺生让儿子多读些书,将来担当救国重任。
毛顺生没有让儿子担当救国重任的打算,他只想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发财致富。
一次儿子因支持李漱清要将祠堂办学堂一事,得罪了族长。
毛顺生生怕儿子再闹出什么乱子来,便把他送到湘潭十八总宽裕粮行去当学徒,粮行是毛顺生的堂兄开的,
毛顺生在韶山经营米谷生意,多由宽裕粮行代为销售。
农业生产所需物资,如枯饼、黄豆等,也从这里进货。
毛顺生将毛泽东送到这里学徒,希望将来自己也有机会在湘潭城里开设一个这样的粮行。
毛泽东到了粮行后,深感弃学从商前途暗淡,心里很不痛快。
尤其是每天要为吸叶子烟的师傅点纸煤子,更不是滋味。
宽裕粮行位于湘江之滨,河边有一沙洲,附近有一处码头叫源源码头,毛泽东触景生情,在这里吟小诗一首,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郁闷情绪:
沙洲对沙洲,源源不断流。人住人脚下,何日待出头。
毛泽东对当学徒、当老板,根本不感兴趣,一心只想到外面继续求学,每天干完活就跑到楼上小房间闭门看书。一天,表兄文运昌告诉他,湘乡县立高等小学堂是个“洋学堂”,讲授新学,在那里读书可以学到许多新知识。一听到这个消息,毛泽东十分高兴。没过多久,他就离开了粮行,回到韶山。
他将自己外出求学的想法对父亲说了,父亲因急于培养持家接班人,更舍不得花钱,不同意。
他便要母亲准备一桌饭菜,他自己跑去湘乡把两位舅舅和表兄文运昌、姨表兄王季范请来,
还在韶山请来了毛麓钟、李漱清两位老师及堂叔毛钟楚来家吃饭。请来了这么多客人,父母都莫名其妙。
直到吃饭的时候,毛泽东才说:惊动各位老人家,实不敢当。我有一桩事要向我父亲讲清,我还是要读书,要去考东山学堂。”
父母听罢,都笑了。对他说:“要读书就讲嘛,何必劳这么大的神哟!”
毛泽东说:“让亲朋戚友都晓得一下,我只要读书,分家时,我的这一份不要就是。”
饭桌上,大家众口一词,劝他父母说:润之聪明,会读书。
如果让他上洋学堂,将来会有大造化。本来执拗的毛顺生经不起大家一番劝说,终于让步。
毛泽东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兴奋异常。临行前,他写下了一首诗留赠父亲,并把它夹在父亲的账簿里。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