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代表作有哪些(林徽因最经典的一句话)
林徽因从小就是一个有主见有志向的人,为避免与人重名,她改了自己的名字,并在见识了英国女建筑师后,当即立下攻读建筑学的志向。
20世纪初,一个林姓名门望族诞生了一名女婴,她的父亲是北洋政府大官,名叫林长民;她的叔父是晚清民主革命先行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的大名无人不晓,那就是林觉民。
她原本名为“林徽音”,取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来因为有一个男作家也叫“林徽音”,这个女孩心想,我怎么可以与一个男人同名呢?便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林徽因”。
1920年,16岁的林徽因随父亲游历欧洲。游历到伦敦时,她为女房东的学识和能力所震撼,暗暗发誓,长大后也要成为她那样的人。那个女房东是个建筑师,林徽因也因此立下了誓言:将来一定要攻读建筑学。
林徽因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却也是真诚的
1921年,林徽因在伦敦很偶然地认识了她父亲的一个学生,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
年轻漂亮又才情四溢的林徽因让徐志摩坠入了爱河。他向林徽因展开疯狂的追求,写给她的情书雪片一样飞向她的寓所。
不过此时的徐志摩早已结婚,结发妻子张幼仪也是大家闺秀,其家族在政商两界都很吃得开。但是徐志摩为了追求林徽因,还是和刚刚赶来欧洲与他团聚的张幼仪离婚了。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感情最终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林长民亲自给徐志摩回了一封信,委婉地替女儿拒绝了他的追求。
林徽因不能说对徐志摩一点爱情都没有,但是她很理性,对和一个已婚人士谈恋爱有本能的抗拒。
徐志摩尽管对林徽因的追求没有结果,不过林徽因对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他在1931年坦言,他之所以开始写诗,就是深受林徽因影响。
1921年林徽因随父亲回国后,继续中学学业。3年后的1924年6月,由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安排,她和梁思成一道赴美留学,都计划攻读建筑学。林长民和梁启超一向交好,因此林梁两家在此前已就他俩的婚事早早进行了安排。
他们二人于1921年9月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梁思成读的是建筑系,由于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只得就读美术系,却选修了大量建筑系的课程。
1925年11月,当时作为奉系将领郭松龄幕僚的林长民,在随郭松龄讨伐张作霖途中,被流弹袭击身亡。不过他的死并没有对女儿的留学生涯造成什么大影响,因为林家尽管已经家道中落,可是梁家还相当殷实,负担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留学费用绰绰有余。
1928年春天,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中国驻加总领事馆结婚。同年8月夫妇二人回国,共同受聘于东北大学,并共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学系。1929年9月两人回到北平,林徽因生下女儿梁再冰。
后来,梁氏夫妇与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成为了邻居。金岳霖与梁家交往密切,不知不觉间,他和林徽因就互生情愫了。
林徽因终于忍不住把她爱上金岳霖的事告诉了梁思成。梁思成跟她没吵也没有闹,在辗转反侧一晚上后告诉她,无论她如何选择他都尊重。
当然了,后来金岳霖选择了退出。他把对林徽因的感情埋在了心里,但是他用情太深,以至于心里再也容纳不下别人,因此终生不娶。
事情说开了后,金岳霖成了林徽因和梁思成共同的挚友,金岳霖甚至还常常作为梁氏夫妇闹矛盾时的调解人和仲裁者。
经历了与金岳霖这段精神恋爱后,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家庭生活上可谓是相濡以沫,在事业上相互支持,但是更多时候,林徽因是作为一个成功男人身后的那个女人而存在的。
林徽因对英语不是一般的精通,且在建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就,是现代中国一个少有的全才
由于早年在教会学校读中学的经历,以及后来游历欧洲和在美国留学等因素,林徽因的英语不是一般的好,而是可以直接用英语思维的那种。
她在与美国友人费正清几十年的交往中,所有信件全部都是英文写的,其文笔及引经据典常常令费氏羡慕不已。
她在国内大学教学时,每逢大的演讲,也往往全程说英语。在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时,她全程担任他的翻译,还担纲女主角表演了英语话剧《齐德拉》,为他的生日晚会助兴,给泰戈尔这个诺贝尔奖得主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时候她只有20岁。
林徽因脾气火爆,时常与住在她家的母亲、丈夫梁思成、甚至保姆吵架。与母亲吵架时,她用福州话;与梁思成吵架时,她又全程飙英语;与保姆吵架时,她又用普通话。吵架于普罗大众来说,只是一种发泄而已,在她这儿却变成了一门艺术,总是条理清楚,妙语连珠,也总是怼得对方哑口无言。
林徽因一生从事的专业是建筑学,在建筑领域成绩斐然。她和丈夫梁思成历经十几年,足迹踏遍十几个省,历尽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吃尽了说不清多少苦头,对中国各地的古建筑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发掘式考察。经他们夫妇的考察、发现和介绍,大量已经湮没的古建筑得以重见天日,并广为人知。
她和梁思成共同编撰的中国古建筑目录,为解放战争中以及后来和平建设年代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二战后期美军轰炸日本本土时,她对美军轰炸图上的名胜古迹进行了特别标注,从而使日本大量文化古迹在大轰炸中得以保存。
林徽因设计了很多著名的作品,如我国国徽图案、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图案、八宝山公墓整体格局、东北大学校徽等,都出自她的手笔。她还和梁思成一道抢救了景泰蓝工艺,他俩设计的景泰蓝作品还被作为国礼馈赠给来华访问的外宾,可见其艺术成就之高。
林徽因还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她的诗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十分轰动。其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更是传颂至今。
林徽因为了自己的理念和追求,坚持一生,矢志不移
林徽因一生颠沛流离。年轻时曾经生活优渥,但中年时,由于抗战爆发,便和丈夫一道离开北平前往大西南。
期间一度寓居乡村,一贫如洗。她不得不亲自打油买醋,烧饭烹茶,日子极其清苦。这时候,恰好有美国大学邀请她和梁思成前往讲学。她则以国家在受难,我怎么能离开为由,予以婉拒。
这个时期,由于颠沛流离和物质条件十分艰苦,林徽因的肺病又犯了。卧在病榻上,她仍不忘工作,为了给撰写《中国建筑史》搜集整理资料,她通读了二十四史中的建筑部分,经常工作到深夜。
工作之余,她偶尔也写写诗,这一时期的诗,告别了从前清丽婉约的风格,代之以苍凉、沉郁,字里行间满是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怀。
解放后,她以极大热情投身于国家建设中,在文物保护方面更是不遗余力。那时候,北京市负责人计划拆除街道上的牌楼,林徽因出于对牌楼文物价值的认识,予以坚决反对,当面猛怼当时的市领导,丝毫不留情面。尽管牌楼最终还是拆除了,但于重病中的她来说,也算是尽力了。
岁月流淌,林徽因故去已经将近70年了。这些年里,无数的人和事都被泯没,可她却像一颗耀眼的星星,始终在历史的字里行间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