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诗词原著】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创作背景】
晏殊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途顺利,但政绩平平。作者时常在歌酒吟咏之中,流露出年华易逝,迟暮落寞的感觉。这首词写得就是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这一主题在古代诗词中虽娄见不鲜,但由于作者的体验独到、构思新颍,使得这首词成为晏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也是千古流传的名篇。
【诗词赏析】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实为感慨抒怀之情。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在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由此触发的,是词人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下阙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天然奇偶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缠绵哀感,宛如天成。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无可奈何”与“似曾相识”相联系,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小园香径独徘徊”,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