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黄莺儿赏析(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全诗及翻译)
有人曾提问:怎样用20个字说一个悲痛至极的故事?
最高赞的回答是一句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明明是阳春三月,可读到这句诗,却好像突然掉进了冬日的寒冰洞中。读完这14个字,脑海中立刻勾画了一个悲伤的故事。
晚唐诗人陈陶的《陇西行》确是一首妙诗。
《陇西行四首·其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有人说,这是一首反战诗。
前两句,壮烈无常,后两句,瞬间伤感。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五千个英勇的战士,在战场上拼杀,充满了保家卫国的豪情,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却用强烈的反差再现了战场的残酷。
“无定河边骨”是凄惨的现实,“春闺梦里人”是美好的梦境。
两相对比之下,寒意彻骨。
女子梦中的人,早已化作了一堆堆白骨,而她还在憧憬着与他的未来。
犹记得那一年读《唐诗三百首》,依然记得初读这一句时带来的震撼。
在许多人印象中,唐代是一个强盛的朝代,强大的边防,广阔的疆域,万国来朝,那是多么盛大,多么令人向往的盛世。
也许,史书上短短的几笔,就记载了一场战役。可背后,却有无数枯骨。
一如诗中的“五千貂锦丧胡尘”,可背后,却是五千个家庭的支离破碎。
谁没有父母,生养哺育;谁没有兄弟,相互提携;谁没有妻子,牵肠挂肚。
古时通信不便,谁又能想到,自己牵肠挂肚的儿子、兄弟、丈夫,早已化为了一具白骨。
同为唐代诗人,金昌绪有一首小诗传诵千古,诗名《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短短20个字,将一个少妇想念戍边丈夫的心情写得生动而俏皮。
可是,如果将《春怨》和《陇西行》放在一起看,便觉得寒意彻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明媚的春天,女子打起树上的黄莺,埋怨它的啼叫惊醒了自己与丈夫相聚的美梦。
也许,他的丈夫早已化为了一具白骨,再也无法与她相聚了。
造化弄人,悲从中来。
好的诗,就是有穿越时间的魔力。
相对于晚唐的李商隐来说,陈陶只是晚唐一个最普通不过的诗人,却因为一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而流传千古。
从古至今,无数人为这两句诗感动:
《唐贤小三昧集续集》:刻骨伤心,感动顽艳。
《唐诗三百首》:较之“一将功成万骨枯”句更为沉痛。
《唐诗解》:余谓是联晚唐中堪泣鬼神,于鳞莫之选,直为首句欠浑厚耳,然经尺之璧,正不当以纤瑕弃之(末二句下)。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赞赏此诗后二句“用意工妙”。
即使过去了一千年,”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依然打动着所有人。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初次听见是在高中语文课,四十多岁的女老师缓缓吐出这句话便开始落泪。
唐代人的悲伤,穿越千年之后,依然常读常新,因为这样的故事,一直在继续。
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战友为了救人,生命定格在了23岁,战友有一个谈了七年的姑娘。
姑娘每天都会给战友发信息,他不在的时候,姑娘也发,大概就是每天吃的什么、天空好蓝、你那里热不热之类的。
给人的感觉就是,哪怕你不在我身边,我也当你陪着我。
他牺牲后两天,姑娘还不知道他走了,信息还是照常发,发发好吃的,发发路上的小猫小狗,发一发,我好想你……
只记得最后一条消息是:帅字多一笔教书育人,师字少一笔保家卫国,你看咱俩多般配。
那一刻,忽然想起一句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明明是春光明媚的午后,明明还鸟语花香莺歌燕舞,却不知千里之外的地方,已然天翻地覆,与万里相隔的夫婿,已天人永隔……
人世间的悲剧,每时每刻都在上演,你不知道,忽然哪一天,你所爱的人,悄无声息离开了这个世界,而你还憧憬着与TA的未来。
你不知道,没有未来了,再也没有了。
陈陶离世已有1100多年,“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依然能让人泪目,让人对其中的情感感同身受,也时刻在提醒着我们,人生无常,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