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霸是哪里人(臧霸和曹操的故事)
东汉末期曹操集团能够统一北方,成为后来三方势力中最为强大的存在,离不开曹操崛起初期的快速扩张,在曹操的扩张当中,不仅有凭借军事力量强行征服的地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收纳其他势力,并且给予足够的信任。
曹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做法,在那个时代还是很有市场的,虽然期间有刘备趁机夺得徐州,在官渡之战前发生了插曲,不过信任依附于自己的势力集团,也的确给曹操带来了利益,比如臧霸就成为了曹操争夺天下的重要关键力量。
《三国志.臧霸传》父戒,为县狱掾,据法不听太守欲所私杀。太守大怒,令收戒诣府,时送者百馀人。
臧霸的父亲臧戒因为不听从于太守私杀犯人的命令,结果被太守抓起来了,是臧霸带着十多个食客救出了父亲,从此臧霸只能流窜各地,而东汉末期的黄巾之乱给了臧霸崛起的机会。
《三国志.臧霸传》遂收兵於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并聚众,霸为帅,屯於开阳。
臧霸在征讨黄巾军中逐步建立起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加之他之前救父亲的行为,为他博得了足够好的名声,使得愿意追随于臧霸的人逐渐增多。
因此在臧霸依附于陶谦后,他统领孙观、吴敦、尹礼等人,可以说孙观、吴敦、尹礼等也是愿意追随于臧霸的,后来臧霸依附曹操之时,他们依然受臧霸统领。
最主要的是臧霸驻军于开阳,而开阳是琅琊国的治所,琅琊国是徐州的郡国之一,也就是说陶谦所掌控的徐州,俨然有“国中之国”的存在,陶谦看重的是臧霸的为人,并且有臧霸驻守在徐州北部,也是能够保障徐州北部的安定。
而在曹操击败吕布后,终于夺得了徐州,此时臧霸就要考虑自己的处境问题了,曹操自然是想要延续陶谦时的策略,那就是拉拢并且重用臧霸,
《三国志.臧霸传》太祖募索得霸,见而悦之,使霸招吴敦、尹礼、孙观、观兄康等,皆诣太祖。太祖以霸为琅邪相,敦利城、礼东莞、观北海、康城阳太守,割青、徐二州,委之於霸。
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让臧霸统领青州和徐州,青州那个更多是名义上的,因为在官渡之战前,青州就是各方混战争夺的地区,连辽东的公孙氏在青州都有地盘,可以说青州的地界,恨不得每天早上醒来都重新划分一次实力区域。
最主要的是徐州,在曹操打下徐州后是任命车胄为徐州刺史的,只不过不知道具体的时间,不过这和所谓的“割青、徐二州,委之於霸”是不冲突的。
这也是曹操的缓和之举,毕竟之前和陶谦死磕徐州的时候,曹操为了削弱陶谦的实力,是有过屠城之举的,在徐州百姓的眼中,曹操的名声不太好,所以说让臧霸来参与徐州的治理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而且这里只说把青州和徐州交给臧霸,但是臧霸只是琅邪相,而不是徐州刺史啊,所以说曹操更多的是要借用臧霸的影响力。
不过之后的事情,就可看出曹操的胸襟了,他的确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一点。也就是徐翕、毛晖这两个人曾经是曹操部将,但是在吕布偷袭兖州的时候,两人发动叛乱,吕布被曹操击败后,两人就逃到了臧霸那里。
曹操是想要两人的首级的,可是臧霸力保,最后曹操选择任命两人为郡守,臧霸是在给自己立山头吗?可能有点意思吧,但是臧霸主要还是讲义气,这也是他手下人能够听从于他的愿意,而曹操也明白,他无需让臧霸手下的每一个人听命于自己,只要让臧霸听从于自己就好了。
正是曹操对于臧霸的这种态度,决定了臧霸在官渡之战的时候,坚定站在了曹操这一方。
《三国志.臧霸传》时太祖方与袁绍相拒,而霸数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东方为念。
当时曹操和袁绍对峙于官渡,以当时的局势来看,袁绍是有能力分兵的,而臧霸稳住了东线,就杜绝了袁绍从东线开辟新战场的可能性,毕竟以当时袁绍和曹操的实力对比来看,打两线战争,曹操就更处于劣势了。
因此臧霸稳住了东线,也就减轻了曹操正面面对袁绍的压力,不然的话,一旦袁军在东线实现突破,那么曹操势必要分兵去驰援东线,结果如何就不用多说了。
在曹操基本实现统一北方的目标后,臧霸也成为曹操集团对抗江东孙氏的一员悍将,大家熟知的是,曹操集团中张辽是江东集团的噩梦,逍遥津一战,孙权自己都差点折在战场上,后世一度流传着张辽止啼的故事,“儿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辽恐之”,这就和小时候父母用什么大马猴来吓我们有点像,张辽也是成为了孙权这位雄主一生的挥之不去的阴影。
不过在能够让江东孙氏记住从曹操集团非宗亲出身的武将,可不仅仅是张辽,还有臧霸啊,臧霸也是威震江东的悍将。
建安十四年的时候,陈兰、梅成两人率部反叛,梅成欺骗了曹操手下大将于禁,趁机和陈兰合兵,困守于灊山(今安徽省潜山),想要依靠地形,拖延时间,等待孙权救援。
《三国志.张辽传》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馀里,道险狭,步径裁通,兰等壁其上。辽欲进,诸将曰:「兵少道险,难用深入。」
张辽率部围困,但是在兵力不是明显占优,加之陈兰、梅成已占据有利地形的前提下,想要强攻太难了,不过曹军还是在张辽的指挥下击败了陈兰、梅成,这里张辽的勇武果敢是取胜的关键,但是也不能忽略臧霸击退孙权援军的军事行动。
因为任何防守的一方,能够支持其死守,要么是有死无生的斗志,要么就是对援军的信赖,陈兰、梅成所部将士全部抱着死战之心不太可能,但是抱着等待救援的心理是可以坚守的,而一旦援军无法抵达,那么陈兰、梅成所部必然有崩溃的风险,将士们自然没有死战的意愿,面对张辽率领的军队也就没有那么强的抵抗力了。
当时臧霸是跟随于禁去征讨梅成的,可是于禁被梅成欺骗后,于禁就被调回了,但是臧霸仍然在前线战场,他成为了防备孙权救援陈兰、梅成的机动力量。
臧霸先后在逢龙(今安徽潜山北)、夹石(今安徽桐城县北)两地击败韩当,之后又在舒(今安徽庐江县西南城池乡)击退了孙权驰援陈兰、梅成的部队,至此,孙权的救援计划失败,陈兰、梅成两人也就没有死战张辽的能力了。
《三国志.吴主传》十四年,瑜、仁相守岁馀,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权以瑜为南郡太守。
当然在那段时间,江东的主要兵力在江陵一线,周瑜率部在死磕江陵,救援陈兰、梅成的部队不会是孙权能够调集的主力部队,但是此战的确让孙权看到了,臧霸这个悍将的存在。
总的来说,臧霸这个人,以一方诸侯的地位加入到曹操阵营,并未被曹操怀疑,曹操是委以重任的,在曹操崛起之路中,他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是乱世之中,曹操的一大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