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鉴赏论文(戏曲感悟100字)
成语“优孟衣冠”,出自《史记.滑稽列传》,原指戏剧演员善于模仿别人的举止,后常用来指善于模仿别人的人,比喻善于取长补短。
优孟,是中国戏剧界的始祖,创造了“楚宫百戏”,是一位颇受欢迎的宫廷艺臣。
为了纪念这位戏剧界的先师,人们修建了老郎庙,庙中供奉着优孟像,以供演艺界人士、梨园子弟前去祭拜。
清代学者王国维如此形容戏曲:“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中国的戏剧,是一门综合了文学、绘画、音乐、雕塑等形式的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艺术。
中国的戏曲是歌、舞、剧三者的综合。从古代祭祀、秦汉俳优、汉代百戏、唐代参军戏、宋代南戏到元代杂剧,中国的戏曲不断地从文学、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中吸取精华,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成以演员扮演人物,以对话和动作来表现故事情节的戏剧形式。
中国戏曲是“唱念做打”的综合体,其中的“唱”、“念”体现了戏曲的音乐性,“做”和“打”体现了戏曲的舞蹈性。戏曲是通过说、唱、舞等多种手段共同刻画一个角色或演绎一个故事,所以,一名优秀的戏曲演员对这些手段都必须精通。
戏曲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艺术家们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揣摩、总结和积累,把普通的语言、日常的动作、平淡的感情,幻化为舞台上的说白、歌咏、舞蹈、武打,并通过强化、美化、艺术化使之变成一系列具有夸张性、表现性、规范性和固定性的程序动作,再配以相应的服饰道具,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在长期的探索中,艺术家们发现只有制造出火爆的舞台效果才能在嘈杂的环境中突出戏曲表演。于是,形成了一套方法:高亢悠扬的唱腔配以敲击有力的锣鼓、镶金绣银的戏衣衬着勾红抹绿的脸谱,激烈的武打结合翻滚的长髯。
舞蹈表演的程式规范化,音乐节奏的板式韵律化,舞台美术、人物化妆造型的图案装饰化,剧本文学的诗词格律化,共同构成了中国戏曲和谐严谨、气韵生动、富于高度美感的文化品格。
中国戏曲是由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先秦、汉唐时期的孕育、发展,直到宋金时期才形成较为完整的戏剧形态。
原始社会的民间歌舞,发展到奴隶制社会主要是以祭神的巫舞为主,到西周末年则出现了专供帝王娱乐的倡优和俳优。
到了战国时期,巫风更盛,民间大量的祀神歌舞场面宏大,尤其以楚国最盛。屈原的《九歌》里有对这种活动的描述。这种活动参与者众多,体现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中国文化传统。
秦汉时期流行“角抵戏”,这是由民间发展起来的一种竞技表演,场面宏大,集音乐、舞蹈、杂技、武术、魔术等于一体。汉代的角抵戏,不同于一般的竞技角力,已经有了故事的表演,如《东海黄公》,基本接近了戏剧范畴。
隋唐时代的宫廷歌舞吸收小说、诗歌、舞蹈、讲唱、表演、音乐、武艺、杂技、美术等因素,开始以综合技艺来表现人物和故事情节,被称为“歌舞戏”,如《兰陵王》。同时,民间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这些都为戏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到了宋金时期,戏曲基本形成。出现了市民娱乐场所-“瓦肆”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融合,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北方宋杂剧的基础上形成了“金院本”。
宋杂剧、金院本和南宋戏,是中国古典戏曲最初的完整形式。
到了元代,在宋杂剧、南戏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元杂剧。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一个高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已经发展成熟。
元代还有了比较完整的剧本,形成了“四折一楔子”的元杂剧体制,使得元杂剧在戏剧性、文学性和艺术的综合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戏曲作家、演员和作品,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郑光祖的《倩女幽魂》等。
元代末年,南戏中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等。
到十四世纪中叶至十五世纪初,在宋元南戏和金元杂剧基础上出现了传奇和杂剧。
明传奇因地域的不同,音乐声腔也不同。与传奇并存的杂剧在流传中,在保持元杂剧的主要艺术特点的同时,受传奇的影响,在演唱曲词和语言方面进行了改革。
明传奇在明代中叶以后流传到全国。优秀的作品有苏复之的《金印记》、王济的《连环计》梁辰鱼的《浣纱记》、汤显祖的《牡丹亭》、高濂的《玉簪记》等。
明末清初时,传奇创作出现又一个高峰,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品,如《精忠谱》、《一捧雪》、《桃花扇》、《长生殿》、《如是观》、《占花魁》等。
到清代前期,因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戏曲舞台先后出现了昆曲、高腔折子戏以及地方戏,随后徽、汉皮黄在京城合流,形成了一种独具北方特色的皮黄腔-京剧。在清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进入第一个繁盛期。
中国戏曲艺术领域中,戏曲文学起着主导作用,以至于戏曲的思想和审美倾向几乎都是由剧作家的创作决定。究其原因,和封建观念分不开。在封建社会,艺人们被认为是下九流,在表演中无法发挥导向作用。人们提起古代戏曲,通常是指戏曲文学作品、剧作家,而不是表演艺人。因此,戏曲文学作为戏曲艺术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成为戏曲欣赏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中国戏曲文学的美学特征是由中国戏曲文学的特点决定的。中国戏曲文学在情节构造上有着与传统叙事文学相似的特点,是一种渐变艺术。
它的渐变性主要体现在:按照时空顺序自由转换,舒起(引子、定场诗)缓收(压轴戏、送客戏、题目正名);不是正面集中地展现戏剧冲突,而是分头交代矛盾各方面的行动,将冲突散化为一些焦点(形成关目),使悲与喜、苦与乐相互交错,穿插出戏,在充分蓄势后形成高潮;高潮过后不急于“收煞”,使情节结构呈现出舒缓绵长、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渐变特点使中国戏曲文学具备了独特的美学特征。
中国戏曲的叙事性结构,给剧作家们大量的时间、空间去进行自由创作,使之在保持现实主义的冷静叙述的同时,还能大胆发挥想象,运用夸张以及丰富的比喻、双关、象征等浪漫主义手法,追求事件情节的新奇感,使得戏曲富于传奇色彩。
中国戏曲叙事结构松散绵长,加以以歌唱为主的表现手法,使表演者得以在其中夹杂大段优美动听的抒情唱段,从而使得古典戏曲在追求新奇的同时,还能“情真”。
中国古典戏曲表现“情真”时,多以诗词入曲,借用诗歌借景抒情的手法,“一切景语皆情语”,使曲词在表演中完成叙事功能的同时呈现出强烈的意境美。
王国维评价道:“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曲文)。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
中国戏曲还接受了诗歌处理情景关系的方法,以诗词入曲,重抒情写意,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映衬出剧中人物的精神世界。
戏曲家们在处理各情节段落的关系时,大多按照对比的方法来组织情节,使悲与欢、苦与乐、离与合交杂相错,互相搭配,在这种鲜明的对照中,情节得以推动、人物性格和命运得以凸显。
“杂剧”最早见于唐代,兴起于唐末,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
到了宋代,杂剧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表演形式的专称,这种形式包括歌舞、音乐、调笑、杂技,分为三段:艳段,表演内容为日常生活中的俗事,作为正式部分的引子;正本,是主要部分,表演故事、说唱或舞蹈;散段,也叫杂扮、技和,表演滑稽、调笑等。三段各有内容却互不连贯。
南宋时代,北方在金的统治下,杂剧向前发展,这时称为“院本”。
元杂剧的形成与兴起,与政治、经济和戏曲艺术本身密切相关。元朝中后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烈,出现了很多富于反抗性的剧目。元杂剧在体制上一般由四折组成一本,在金院本角色分行的基础上,演剧角色扩充为旦、末、外、净、杂,其中旦、末的分行更细。以正旦、正末为主唱,净仍保存着插科打诨的特色。
元杂剧的剧本一般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在戏剧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剧本的唱词多表现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思想情绪,甚至直接透露作者的心声,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杂剧和盛行于江南的南戏,共同推动了元代戏曲走向成熟。
南戏是北宋宣和年间在浙东永嘉一带的民歌、曲子的基础上发展成的一种民间戏曲,又称为“永嘉杂剧”、“戏文”,后来又吸收了唱赚、诸宫调及杂剧的特色,在杭州风行,宋末传到苏州一带。其剧目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时事轶闻,都具有强烈的斗争性。
元代初期,南戏与南方人民一样被歧视,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剧作家,创作了大量具有进步思想和高艺术价值的剧本。
明代以后,传奇成为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吸收北杂剧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盛行于明代的以演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的专称。明代传奇没有长短的限制,分出并标出目。传奇的开端通常有“家门”(一般为第一出),由副末上场,用一二曲讲明作剧宗旨和剧情大意。
明传奇以南曲为主,兼用北曲,逐步形成了按宫调联套的南曲体系。角色分工更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