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乡情更怯比喻什么(渡汉江诗词鉴赏)
今天介绍一首怀乡诗,作者是宋之问,诗的名字叫《渡汉江》,原诗如下: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首诗很有名,但是这个诗人却有严重的人格缺陷,如果说前面提到的初唐写《蝉》的诗人虞世南,品性、书法、文辞没有一样不好,被唐太宗称为“五绝”,最后得以善终,可做文人的标杆的话,那么,宋之问简直就可以做他的对立面,据说宋之问在品格上简直一无是处,最后也无善终。
(宋之问像)
宋之问(约656 — 约713)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西河(山西汾阳)人,也有一说是虢州弘农(河南灵宝)人,宋家没有显赫的门第家世。门庭崛起在宋之问的父亲辈,他的父亲宋令文起自乡闾,矢志于学,交友重义,“比德同道,理阃探索词源论讨。”多才多艺,不仅“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文学水平高,书法水平高,又力气惊人,因此唐高宗时做官做到左骁卫郎将和校理图书旧籍的东台详正学士,饶著声誉。
正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宋之问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逊自幼勤奋好学,各得父之一绝;宋之悌骁勇过人,得了力气一绝;宋之逊精于草隶,得了书法一绝;宋之问则工专文词,得了文学一绝,成当时佳话美谈。上元二年(675年),长得身材高昂、仪表堂堂的宋之问进士及第,登临“龙门”,踏上了仕进正途,此时,宋之问只有19岁,翩翩美少年,志得又义满,很快,宋之问才名大盛,最终宋之问与同期的大诗人沈佺期并称“沈宋”。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即开始于这个时候。
武则天当政时,宋之问以文才为宫廷侍臣,很受宠幸,(据说主要是善于拍马逢迎,有“龙门夺袍”的典故,甚至还有自荐面首的诗文传世,只是武则天嫌他口臭才不了了之。)
(龙门夺袍)
(附注:龙门夺袍。据说武则天立大周之后,御驾临幸洛阳龙门香山寺游玩。“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并由她的文学侍从著名才女上官婉儿主持并裁定优劣。结果左史东方虬首先写好,题为《咏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于是,按事先约定的规则把锦袍赐给东方虬。东方虬“拜赐。坐未安”,宋之问的诗《龙门应制》写好了,上官婉儿认为“文理兼美”,而且也得到大家的公认:“左右莫不称善”。于是,武则天“乃就夺锦袍衣之。”这就是文坛佳话“龙门夺袍”。可怜的东方虬,锦袍的扣子还没扣好吧。)
后武则天倒台,宋之问因结交张易之(武则天面首之一)获罪,贬泷州(大概就是现在的广东省罗定市东南)参军。中宗景龙中(708年)转考功员外郎(这一次据《新唐书》载,为了巴结武三思而卖友求荣,害死了自己的好朋友张仲之,张仲之正是在他流放泷州私自逃归的收留人。)此后,宋之问与杜审言、薛稷等同为修文馆学士,其间投靠长平公主,又投靠安乐公主(总之,谁得势他就投靠谁。)不久又以受贿罪贬越州长史(其实很可能是又一次靠山倒台的政治牺牲品)。睿宗景云元年(710年)又转了流放地,流放钦州(同属今广西)。到了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唐玄宗实在不喜欢他这样的人,于是赐死。宋之问据说还有为了夺取外甥的诗句而害死亲外甥的恶事,但史实无考,很可能是因为他人品不好,后人攀附给他的,但足证他这个人实在品行差到了极点。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宋之问有才,是正宗的律诗发明人,现在我们学律诗,写律诗,其实,宋之问是创始人。只是他把才华用在了歌功颂德,用在了拍马逢迎。诗歌史上留下他的地位,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律诗的发明人,还因为他在放逐的路上,写了一些带有感伤情绪的诗,今天这首就是其中的一首,是过惯安乐生活的宋之问第一次被贬,偷偷逃回洛阳匿居的路上,过汉江时写的。让我们抛开宋之问的为人,仔细读一下这首诗吧。
前两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白描自己贬居岭南的情况。当时岭南经济不发达,再加上远离中原,交通通信都跟不上,因此与家人音讯隔绝,彼此存亡未卜(这也是当时一旦贬斥,就是远远贬到南越之地的原因),更何况是在这种情况之下”经冬历春“,过了漫长的时期。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依次在十字之中写来,对贬居期间的苦闷、孤独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思恋层叠道来。看似平平淡淡,从从容容,其实,对后两句诗交待情绪,做了充分的铺垫。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后两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乍看无理,既然长期没有家乡音讯,应当”急欲问来人“才对,但是宋之问笔下写出的却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虽然离家尚远(汉江只是比泷州更”近乡“罢了)。因为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信息,一方面固然是满心的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在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影响或牵连遭到不幸。“音书断”的时间越长,这种思念和担心的两极矛盾心态就会越严重。这是正常的的心理状态。因此,他“不敢问”来人,既急于知道家人的消息,又怕听到不好的消息。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的心态。当然,他的“不敢问”可能还有一条原因,就是,他不敢暴露身份,因为他是偷偷从贬斥地逃回的。
宋之问被贬是罪有应得的,可是情绪也是真实可信的,在读这首诗时,我们已经抛离了他的故事,只想着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乡亲人音信的人,因此,这种行“近”家乡时产生的特殊心态及思想感情是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因此这首诗也是有感染力的。老杜也有一首诗,情绪与此类似,即《述怀》里的“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老杜想的是家与国,胸怀更大,而且诗也更长,前面又有“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的铺垫,因此思想感情可能有所差异,但是情绪上是接近的,就是长期得不到家人的消息,反倒害怕听到不好的消息。
(绘画作品:《近乡情怯》)
近乡情怯后来发展成为成语,意思是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