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一生的诗句)
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得天下也,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从此恢复汉室大业这条路上开始平步青云。因为诸葛亮的出谋划策,他顺利的在成都建立自己的王朝。然而有兴盛就会有衰败,这是千百年来不变的规律,在关羽被吴国设计死后他不顾群臣谏劝起兵东吴最后死在白帝城。但革命尚未成功,临死之前刘备托付重任给诸葛亮让他继续完成大业。
从刘备死后到六出祁山,诸葛亮为了完成汉室的大业竭尽全力以至于最后死在恢复大业这条路上。五虎大将先后在克复中原的这条路上相继的离去,一直到关羽之子关兴、张飞之子张苞的去世,诸葛亮身边已经没有得力的大将。在第六次攻打祁山之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而且身体每况愈下,也许他知道自己在世的时间不长久所以要尽早完成大业。
因为司马懿肚量能容山川大海,他选择守城的方法抵御远道而来的蜀军。他自知自己不是诸葛亮的对手,避免了与蜀军的正面冲突。事情一拖再拖,诸葛亮的病情也愈加深重。一个王者带着一帮青铜,每次看到他蹒跚步履心中莫名的产生一种悲痛的心。一个暮年的英雄,纵有豪情壮志依旧抵不过时间的冲击最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一次看三国最大的感触就是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一种痛,一种壮志暮年的悲痛,一种万般无奈的痛,更是一种扶不起的伤痛。
好久好久以前,那是在读小学的时候。因为课文上出现了三国的片段,跟同学们相继的讨论诸葛亮这个人。其实我也是在这个时候第一次接触到三国的人物,因为出身在农村当时对许多书籍都无法接触。那个时候我们清一色的站在诸葛亮这一边,对他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等钦佩不已。然而我们当时的重点更多的是放在打斗的场面,谁打赢了谁,谁又被谁打输了。更有一种普遍的思维迹象是每一次看电视首先是看哪一方属于正义的然后义无反顾的去支持这一方,如果另一方是反面的那就大家诋毁。印象中我们当时对诸葛亮更多的是赞扬,所以曹操成了我们心中“恶”的对象。无论曹操他做了什么事,即便是对的我们还是觉得这是错的。总之,当时我们每一次看到曹操打了败仗总是喜欢对他落井下石,对于刘关张和诸葛亮我们更是加以赞赏。
时过境迁,当时年少无知的我对三国慢慢的产生了新的看法。大学的时候,看着他们在里面打打杀杀的,我心痛的是当时的黎民百姓,连年的征战让他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厌倦战争,可是咋一回到现实身边却无时无刻不发生战争。当时我有过一种天真的想法,倘若用我一个人的性命能够换取世界和平的话那么请老天把我给带走吧。大学那一年叙利亚战争、叙利亚难民、ISIS武装分子等等这些惨无人道的事情却屡见不鲜,后来我渐渐的明白有些事情不是牺牲了一个人的性命就能够把结局给挽回特别是一个普通平凡的人。倘若一个普通平凡的人失去了生命能够换回和平的结果,那么中东地区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流血事件。
毕业一年后首次观看老版电视剧的三国演义,连年的战乱让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每每看到这里我的心都在滴血,这些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可能在下一刻就会陨落。将军,都是用千万具尸体堆积起来的功勋称号,我也深一层的理解了什么叫一将成万古枯,什么叫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个王朝的倾覆与兴起对当时老百姓来说都是一场人祸,每一次的政权更替都是在用鲜血染成。
从三分天下到出师表再到六出祁山,世人都称诸葛亮是千古一相。在这之前我不知为何原因如此的称呼他,这样的评论是否高于他的成就?这一次从头看到尾看完三国演义,我仿佛拨云见日,世人对他的称呼是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也是他应有的成就。当时刘备去世的时候曾劝过诸葛亮倘若刘禅无法做皇帝他可以废了刘禅自己称帝,此话一出诸葛亮再次表明了自己匡扶汉室的决心与忠贞不二的思想。刘备去世之后他一直履行自己的承诺,对幼主刘禅加以引导。可是他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一方面得要克复中原,另一方面又要处理朝政,即使有三个诸葛亮也不一定可以改变结局,因为刘禅嬉戏的人生听信宦官的谗言。总是,三分天下最后一统江山的是晋朝这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
在五丈原诸葛亮临死之前还不停的看着挂在墙上的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许他是在反省自己对不对得起这八个字,也许他深知自己的时日不多无法完成大业。再看看手下的将士能够担当大任的少之又少,临死之前一一嘱托了姜维、马岱等人甚至连他死后即将会发生的叛变他都提前出谋划策,诸葛亮真的用尽了一生诠释了什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暮年的英雄犹如陨落的夕阳,有心也无力。
千古一良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世的别离与暮年壮志未酬给三国抹上了一笔浓重悲情的画面,看完之后我的心悲痛不已。这种悲痛是为何原因,我想很大的一个应该是暮年壮志未酬吧。老不读三国也许也是此原因吧,沧桑的人世发生的巨变,不变的是对主上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