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庚寅吾以降翻译(离骚全文原文及译文)
快哉!快哉!端午节成了国家的法定假日,中华民族似乎都增加了光辉。我们为有屈原而骄傲,他不愧为“世界四大诗人”之一。
端午节来临了!对屈原的纪念,可以吃粽子,可以旅游,可以划龙舟,但更妙的还是与屈原通心。因为通心能够让我们成长。通心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我相信,只要能够真正体验到屈原那颗真挚的灵魂,对自己的成长就多少会有帮助。
2003年的非典时期,我在湖南省旅游,特地去了屈原祠。由于是特殊时期,几乎没有游人。记得当时天下着细雨,我打着雨伞,沿着岸边久久徘徊。后又到汨罗江中游泳……
当时写了一首诗,头几段,比较满意:
150亿年的宇宙中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在浩瀚的银河畔孤独地漫步。 华夏民族出现后地球上有了一个屈原, 屈原在楚国的汨罗江岸边孤独地踯躅。 遥想着宇宙中是否还有另一个有生物的星球, 我来到汨罗江凭吊2000千多年前的三闾大夫。 站在岸上我久久地凝望平静的江水, 竭力体会当初他为什么会葬身鱼腹。 多少次端午节吃粽子我想到了屈原, 但从来没有认真地把历史回顾。 现在我生动地感受到了他的存在, 要体验屈原必须丢开一切城府。 ………… |
现在再读《离骚》,又有一些体会。
“离骚”是什么意思?
我赞同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对《离骚》做的题解:“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干脆利落地指出了该诗篇的创作动力以及情绪的基调。
刚刚写了文章《“分离”的意义》,感觉关于《离骚》的理解,还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做点补充。
分离,意味着人格的成长、成熟。那么屈原最后的“分离”是以死亡来实现的,这又应该怎样理解呢?
《离骚》的创作,离诗人自杀还有数年的时间。但从《离骚》中,我们已经可以大体窥见他必然的心路历程。(注:下面括号中引文的白话译文,取自网络,作者不详。):
诗歌一开头,诗人追溯自己的身世: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译文: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屈氏的太祖叫做伯庸。
岁星在摄提格的建寅之月,当庚寅的一天我便降生。)
诗人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失败,受到贬斥。在重大的打击下,诗人从政治的失意转向对自身人格的关注。这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进一步探索“我是谁?”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诗人肯定了自己的价值。更宝贵的是,他没有停留于自己是楚国宗室之臣,而是强调禀赋的纯美。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我已经具有这样多内在的美德,我还要培养优异的才能。)
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有大量的与大自然交融的情况,从第一段开始,此种情况就连绵不断,使《离骚》在悲愤之中,又带着许多优美。它不仅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通心的灵性,也表达了诗人的自信和情操。大自然是他天然的力量源泉。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披上了江蓠和系结起的白芷,又编织起秋兰佩带在身。)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早上到山坡上摘了木兰花,黄昏时又到洲渚把宿莽采。)
我已播种了九畹秋兰,又栽上了百亩香蕙。
畦垄上种留夷和揭车,还套种杜衡芷草点缀。
早上饮了木兰坠下的露水,晚上吃着秋菊落下的花瓣。
只要我的情感确实美好专一,长期面黄肌瘦也不必伤叹!
采了木兰的根须绾结白芷,用薜荔来贯穿落下的花蕊。
弄直了菌桂联缀香蕙,将胡绳草搓成条索垂垂。
(以上省略了古文原文)
……
诗人与大自然的交融,也表达了他自己的真纯、朴实,逐渐推出了他自己深层价值观: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我因为佩带蕙草而被解职,又因为采摘白芷而被加罪。)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但只要是我所向往喜欢的,即使死去九次也不会后悔!)
在这里,诗人确认他自己是问心无愧的,逐渐唱出了人格独立的最强音: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也是诗人反对异化,维护人格自由的最强音。这一最强音,经过了前面与大自然交融的铺垫,显得尤其铿锵有力!这一精神,对于现代人仍然有重要意义。试问:我们有多少时候是在扭曲自己,违心地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又有多少人甚至曾经出卖自己的灵魂呢?
诗歌中有数处把君主关系比做夫妻关系,恕我孤陋寡闻,这在中国文学史上似乎不多见。
怨君王太放荡邪僻,始终不知考察民心。
一群坏女人嫉妒我的妩媚,竟造谣中伤说我好淫。
(以上省略了古文原文)
我以为,这种比喻方式是表达了屈原至诚的心。他对楚王的忠心,就像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绝对忠诚一样。
诗中还有大量的坚定的、高傲的自我肯定:
没有人了解我也毫不在乎,
只要我内心情感确实芬芳。
内在芳香与外表光泽糅合,
只有我光明的品质没有毁弃。
人生各有所喜好的事情,
我只是爱好修洁习以为常。
即使肢体分解也不会更改,
难道我的心会因受打击而变样!
(以上省略了古文原文)
到这里,屈原投江的逻辑似乎已经清晰:
算了吧!
国家缺少忠良没人理解我,
又何必深深地怀恋故都。
既然不足以一起推行美政,
我将追随彭咸去他的居处!
(以上省略了古文原文)
所谓“彭咸”,相传是殷朝贤大夫,因劝谏国君不被采纳,投水自尽。在这里诗人完成了他自己在精神上的分离。他是用死亡来否定自己所不认同的那个社会,维护自己人格的独立与纯洁。可以说,他是用极端的形式,表达了理想的独立人格的某些特征。
也许有人会问:理想不能实现,但退隐却可以独善其身,屈原为什么不学习陶渊明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尚在思考之中。除环境、背景外,还有气质差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