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和唐诗宋词齐名,
是我国文学史中的一束奇葩。
元曲包含两类文体,一类是散曲,包括小令、套数两种基本形式;另一类就是包括对白、专为表演的杂剧,名篇包括《窦娥冤》、《西厢记》等。
我们今天要说的元曲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只供清唱吟咏之用,类似于词。
不同曲牌在字数 、句数、平仄和用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因此,每首元曲的前面都冠有类别名、宫调名、 曲牌名和曲题名。
说完这些,我们通过元曲的十大巅峰之作来领略元曲之美吧。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隐娘说:这首诗历来为人传颂。一首小令,列出九种景物,语言简单、意味丰富。在九种景物的衬托下,一个孤独愁苦的旅人形象跃然纸上,引人入胜,不可谓不绝妙。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
都到心头。
隐娘说:这是一首羁旅诗。作者身在他乡,梧桐叶引起秋思,芭蕉使人哀愁。作者夜不能眠,感叹客旅他乡,功名未成,而父母亲在家,也不得回去尽孝,不禁愁肠百结,不能入眠。语言简洁、情感真挚,令人感动。
《天净沙·夏》
【元】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
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隐娘说:此曲运用写生手法,勾画出一幅宁静的夏日图。整首小令中没有人们熟悉的夏天燥热、喧闹的特征,却描绘了一个静谧、清爽的情景,使人油然产生神清气爽的感觉。全曲运用白描,洗净铅华,选景精当,语言简洁,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功力。
《南吕·四块玉·别情》
【元】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
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隐娘说:这首小令描写离别情绪,送别后,情人在女主人公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作者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情态和意绪,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受。
《双调·蟾宫曲·春情》
【元】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以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隐娘说: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被作者的生花妙笔勾画得栩栩如生。这位痴情女孩的魂灵儿早就飞走了,她甚至已感觉不到自己身体的存在,就好像只剩下一缕余香,日夜期盼着心爱的人儿归来。最难捱的还是夜深人静时,那种痛苦恐怕不是过来人是无法体味的。作者连用叠韵,而又婉转流美,兼之妙语连珠,堪称写情神品。
《大德歌·春》
【元】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隐娘说:这支小令以一位闺中女子的口吻抒发其盼望离人归来而久久未归的哀怨情愫。此曲开头以子规鸟的啼叫引起少妇的思念,用的是比兴手法。中间写少妇的离别之苦,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最后用双燕衔泥反衬少妇的孤独之苦。全篇紧紧围绕一个“春”字,从各个侧面描绘,突出了少妇的思念。行文上惜墨如金,不蔓不枝。
《离思五首·其四》
【元】元好问
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
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隐娘说: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历尽磨难的元好问回到家乡秀容,择居母亲张氏娘家东园。颠沛流离多年方始安定,眼见家乡宁静太平,年成丰收,他如释重负,作了这首曲。元好问在曲中表现的主题虽然是欣慰与满足,但在字句中也隐约透出国家灭亡后闲居无所作为的无奈。
《双调·沉醉东风·闲居》
【元】卢挚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答,
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
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
直吃的欠欠答答。
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
隐娘说:这首小令全篇语言皆为口语,无一生僻字,无一句直接抒情语,明白如话,却形象生动,甚是传神。绿水青山、竹篱茅舍的景色,构成了生动活泼的田园生活图景,使人赏心悦目;野花路开,村酒槽榨的画面,充满田园情趣,画面清晰,色彩艳丽,又富有流动感,充满生机。
“直吃的欠欠答答”一语,直画出主人公将一切置之脑后的酩酊醉态。“醉了山童不劝咱”二句,对山村稚子顽皮神态的刻画,极富动态美,使全诗洋溢着欢快活泼的气氛。
《小梁州·秋》
【元】贯云石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
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
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
湖水清,江潮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隐娘说:此曲为贯云石晚年隐居杭州时所作。所描绘的乃是一个略显善意的清爽、沉静的境界。其深层则是其淡泊名利、飘然出世的思想西湖亭亭玉立的芙蓉,静静地觅食的白鹭。菊花怒放,满目秋光,金风习习,桂香送爽。登高远望又见钱塘波涌,一派长江大河气象。湖水清澈,江潮滚动,天边已挂斜月,两三行新雁掠过天空。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隐娘说:这是张养浩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