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岑参的作品赏析)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解析】岑参是唐代边塞岑参,他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年春夏之交东归,此诗当作于此期。天宝十三年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属于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岑参在轮台送他归京(这里是指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这一首诗我在高中的时候语文上学过,写的是八月秋高,北地已满天飞雪。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雪花落到树上,就像梨花一样美丽。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

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送客送到路口,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我还在深情地目送。

2、【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解析】这首诗作于公元749年,岑参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岑参三十四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这首诗是写岑参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他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他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3、【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解析】这首诗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当时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这期间,封常清曾几次出兵作战。这是岑参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创作的送行诗,与《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系同一时期、为同一事件、馈赠同一对象之作。

出征将经过走马川、雪海边,穿进戈壁沙漠。狂风怒卷,黄沙飞扬,遮天蔽日,迷迷蒙蒙,一派混沌的景象。狂风像发疯的野兽,在怒吼,在咆哮,斗大的石头,居然被风吹得满地滚动。

这首诗与第一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似,但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奇而婉,侧重在表现边塞绮丽瑰异的风光,给人以清新俊逸之感;而这首诗则是奇而壮,风沙的猛烈、人物的豪迈,都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岑参在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他便写了这首诗为封送行。

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岑参用了反衬手法,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写得惊心动魄,绘声绘色,热情奔放,气势昂扬。

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解析】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这首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重阳节登高是古已有之的风俗。王维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因登高而引发出深沉的乡思,写得诚挚感人,但这单纯的思亲情绪毕竟围绕一己的身世,境界算不得宽阔。

岑参这首诗则不然。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5、【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解析】唐玄宗天宝十载(公元751年)旧历三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调任河西节度使。在安西(今新疆库车)节度幕府盘桓了近两年之久的岑参,和其他幕僚一道跟随高仙芝来到春光初临的凉州城中。见有老人卖酒,写下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

这位老人家七十岁了仍然在卖酒,将上千个酒壶和酒瓮摆放在在花门楼口。道路旁的榆荚看起来也很像一串串铜钱,我摘下来用它买酒您可卖否?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生活抒情小诗。公元751年,岑参在经历了漫漫瀚海的辛苦旅程之后,蓦然领略了道旁榆钱初绽的春色和亲见老人安然沽酒待客的诱人场面,他就在酒店小驻片刻,让醉人的酒香驱散旅途的疲劳,并欣赏这动人的春光。

这首诗用口语化的诗歌语言,写眼前景物,人物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格调诙谐、幽默。岑参为凉州早春景物所激动、陶醉其中的心情,像一股涓涓细流,回荡在字里行间。

6、【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解析】这首诗与《逢入京使》写作时间相近,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时。碛中作,即在大沙漠中作此诗。从辞家见月两回圆的诗句看,岑参离开长安已近两个月了。宿营在广袤无垠的大沙漠之中,正巧又遇上十五的月亮,写下了这首绝句。

骑马向西走几乎来到天边,离家以后已见到两次月圆,今夜不知道到哪里去投宿,在这沙漠中万里不见人烟。

在这首诗中,岑参精心摄取了沙漠行军途中的一个剪影,向人们展示他戎马倥偬的动荡生活。他把叙事融入写景中,巧妙地寄寓细微的心理活动,含而不露,蕴藉感人。

7、【山房春事二首】

其一: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其二: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解析】这两首诗虽然都与春事有关,但内容与情调很不一致,可能不是同一时间的作品,不能算作组诗,只是编辑者的凑合。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秋,岑参由匡城至大梁。次年春,游梁园,第二首诗即作于游梁园后,而第一首可能作于此前。

春风柔日光暖满目荡漾春光,蝴蝶和蜜蜂不时乱飞进厅房。门前的几枝柳条低拂着衣架,一片山花飘落在了笔床之上。

梁园之中夕阳已西下,只有点点乱飞的乌鸦,放眼望去满目的萧条,零零落落三两户人家。园中树木你怎能知道,人已散尽失去了繁华,一年一度春风又吹过,依然开着昔日的鲜花。

第一首诗切合题意,纯是一首写景诗,写的是浓郁的春光充天塞地,不仅山野处处万紫千红,连山房书屋都被蜂蝶花木占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岑参对生活的热爱,对前途充满信心。在他笔下,春风是柔和的,日光是温暖的,春意盎然。

第二首诗是吊古之作。梁孝王曾在梁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到了春天,更见热闹:百鸟鸣啭,繁花满枝,车马接轸,士女云集。

岑参在远望以后,收回目光,就近察看,只见庭园中的树木,繁花满枝,春色不减当年。就象听到丁丁的伐木声,更感到山谷的幽静一样,这突然闯入他的视野中的绚丽春光,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梁园极目萧条的印象。梁园已改尽昔日容颜,春花却依旧盛开。

作为一首吊古之作,梁园的萧条是岑参所要着力描写的。这首诗以乐景写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园的景色愈见萧条,岑参的吊古之情也愈见伤痛了,反衬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

8、【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解析】这首诗应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天宝十二载(753年)哥舒翰任河西节度使,其僚属如高适、严武等也与岑参是老熟人,所以当天宝十三载(754年)岑参赴北庭途经凉州时,就有很多老朋友前来迎送,常欢聚夜饮。此诗写的就是与河西幕府的老同事们的一次欢聚夜饮。

弯弯的月儿爬上了凉州城头,城头的月儿升空照着全凉州。凉州方圆七里住着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动人的琵琶曲令人肝肠欲断,只觉得风声萧萧兮长夜漫漫。河西幕府里我有很多老朋友,老朋友分别以来已有三五春。如今在花门楼前又见到秋草,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变老?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开怀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须痛饮醉倒。

这首诗把边塞生活情调和强烈的时代气息结合了起来。全诗由月照凉州开始,在着重表现边城风光的同时,那种月亮照耀着七里十万家和城中荡漾的一片琵琶声,也鲜明地透露了当时凉州的阔大的格局、和平安定的气氛。

9、【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解析】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五月,西北边境石国太子引大食(古阿拉伯帝国)等部袭击唐境。当时的武威(今属甘肃)太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将兵三十万出征抵抗。此诗是岑参于武威送僚友刘判官(名单)赴军前之作,碛西即安西都护府。

五月的火焰山行人稀少,看着您骑马迅疾如飞鸟。都护军营在太白星西边,一声号角就把胡天惊晓。

这首诗不落一般送别诗之窠臼,它没有直接写惜别之情和直言对胜利的祝愿,而只就此地与彼地情景略加夸张与想象,叙述自然,比兴得体,颇能壮僚友之行色,惜别与祝捷之意也就见于言外,在送别诗中堪称独具一格了。

10、【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解析】这首诗作于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载)旧历六月。当时,高仙芝正在安西率师西征,李副使(名不详)因公从姑臧(今甘肃武威)出发赶赴碛西(即安西都护府)军中,岑参作此诗送别。

六月的火焰山更是灼热无比,赤亭道口怕要行人断绝。知道您经常度越祁连城,哪里会害怕见到轮台月。请您下马暂进入酒家垆,送您到万里之外西击胡。功名富贵只向马上求取,您真是一位英雄大丈夫。

这首送别诗,既不写饯行的歌舞盛宴,也不写分手时的难舍离情。岑参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祝酒劝饮,然而字里行间却使人感到一股激情在荡漾。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