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席慕蓉原文(乡愁席慕容的诗赏析)
作者 / 席慕蓉
朗读者 / 闪亮悦听席慕蓉乡愁.mp35:49来自闪亮悦听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乡愁
作品赏析
此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当时的台湾与大陆之间仍不能公开往来。但是很多台湾人,包括海外的游子,却身在海外,心系大陆。而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写下了柔情而又不失真挚的这首《乡愁》。
写乡愁的诗很多,而席慕蓉的这首《乡愁》写得清爽缠绵,清爽缠绵中又透着淳厚。
远离家乡的人时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正像思念中的亲人的音容最容易出现在眼前一样,故乡的声音、故乡的容貌时时萦绕在游子的脑际。诗人将诗意赋予这种最普通也是最深切的思念。诗中写故乡的声音是清远的笛音,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月是故乡明。在古诗月夜思乡的意象中增添了牵魂摄魄的清丽悠远的笛音。与清远的乡音形成鲜明的对比,故乡的容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这正是诗人对人们情感的准确把握,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愈是熟悉的、了解的、亲近的,往往愈不容易一下子说出其容貌来。那种仿佛在云里雾里的模糊感觉更牵动人们的情思。
最精彩的是最后一节。看到月亮,就仿佛听到故乡的声音;想在记忆的屏幕上看清楚故乡的容貌,故乡却隐隐约约、朦朦胧胧。这就是乡愁,这就是被声音和容貌牵动起来的、梦萦魂绕的乡愁,不离不散的乡愁。把这种飘忽无定的乡愁,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多少人找不到方法,但多少人表达不出来的,被诗人表达出来了,一句“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这一比喻抒发了情深似海的愁绪和怀念怅惘的情感,充分表现“思乡之情”不会因为人的老去而渐失,而是永具活力。语言的贴切自然、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作者简介 席慕蓉
席慕蓉,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