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的作者是谁(蜀道难原文及翻译赏析)

蜀 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是诗圣杜甫诗作中的一首咏史怀古的名篇。在本诗中,作者以描写成都武侯祠景色开题,进而抚今追昔,借景生情,通过对蜀汉丞相诸葛亮辅佐两朝,鞠躬尽瘁,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历史性回顾,既写诸葛亮的赤胆忠心和文韬武略,更惋惜的是他壮志未酬的遗憾结局,字里行间蕴含着浓厚的睹物思人的悲壮情怀,引得后来人对英雄事业未竟而身死产生无限伤感之情。全诗结构自然紧凑,感情曲折哀婉。首颔联记行写景,颈尾联叙事怀人。全篇由景及人,从瞻仰到回顾进而发出感叹,层层深入,悲怆激越,描景细腻,情感悲切,阅读之后对人心灵产生巨大的震撼,不愧是咏史怀古诗篇中的绝唱。

公元七五九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杜甫已经四十八岁了,作为一个胸有抱负,才华盖世的诗人,杜甫空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却一再陷入郁郁不得志的境地无法自拔。在安史之乱中,中原兵戈不息,生灵涂炭,诗人也不得不被迫辗转于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的流浪生活,辗转抵达成都,在剑南节度使严武的资助下,在浣花溪畔自筑草堂一所,暂时得以安顿下来。到达成都的第二年(公元七六O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他到成都近郊拜谒了武侯祠,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篇。《蜀相》首联两句是一问一答的形式。“丞相祠堂何处寻”,一个“寻”字,即透露出了作者初到成都,对地理环境还不是很熟悉,又表明此行是专程有备而来,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强烈景仰和渴慕之情;首联第二句,用“锦官城外柏森森”作答,这是诗人看到武侯祠的外景,既指出了祠堂的位置,对第一句进行呼应,又通过 “柏森森”的描述,营造了出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首联起势夺人,用了记叙兼白描的手法,体现了作者诗文中沉郁顿挫的风格。“颔联”两句对武侯祠庙周围景物进行了细化描写。“碧草映阶绿”、“ 黄鹏隔叶鸣”仿佛是两个定格的视觉和听觉呈现,一是叙述“春色”的美好,二是渲染“好音”之动听。春色固然动人,但早已经是物是人非,诗人用“自春色”和“空好音”,婉转地表达了他伤感的心绪,如此人间春色,武侯祠却寂寥清冷,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在“颔联”里,诗人的描写景中含情,动静结合,自然地流露出诗人盼望早日平定叛乱共享太平的家国情怀。“颈联”两句,诗人直抒胸臆,以凝炼化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建功立业的历程。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先是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又辅佐后主刘禅,六出祁山,希望恢复汉室江山,诗中的“两朝开济”说的就是这些内容。通过诗人饱含敬仰之情的描述,读者可以清楚地明晰诸葛亮这位“千古贤相”一生的事业,感受到他巨大的人格魅力。这一联对仗工整,明白晓畅,辞藻虽不华丽,行文却壮阔高远,从诗句中可以解读出诗人对诸葛武侯的钦佩仰慕之情。本诗写到颈联,虽有情境描述,还难以体现出它惊人的艺术效果。尾联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两句才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据《三国志》史料记载,诸葛亮因操劳过度,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在五丈原军中病逝,这时,距离他北伐曹魏匡扶汉室江山的目标还遥遥无期。诗人在当时尝尽了战乱带来的痛苦,政治抱负又一直得不到实现,从这个角度看,诗人与诸葛亮有同病相怜之感。所以,诗人在本句中倾注了大量心血,尾联落笔力透纸背,感情悲壮激越,令人读之怆然。千百年来,引起无数失意英雄和事业未竟者的共鸣,可见其蕴含着无穷的魅力。

作为杜甫诗作最著名的篇章之一,《蜀相》对壮志未酬者进行了倾情的颂扬。《庄子·盗跖》中说:“不以成败论英雄。”《蜀相》一诗囊括古今,情感真挚,语言精准发力而又气度非凡。如果把《蜀相》一诗作为庄子这句话的注脚,杜甫是绝无仅有并当之无愧的。 —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