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是不是辛弃疾最好的词,我不敢确定,但肯定是一首让你“无法逃离”的词。
一方面,如今有一家让你很难逃离的互联网公司以此为名,另一方面,即使你不明白这首词用到的任何典故,只要读到最后一句,就能感受到某种意境,仿佛置身其中,无法忘怀。
这首词其实并不复杂,你肯定听过这样的解析,这是一个元宵节的夜晚,热闹与喧嚣中,却有一位女子与这世界格格不入。有人说,辛弃疾是在写他自己,壮志难酬,孤掌难鸣。
这是一首公认的好词,但也有人提出反对声音,认为这不过是一场俗套的“艳遇”,辛弃疾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为追寻美人踪迹,寻找千百度,终于在灯火阑珊处,觅得佳人。
甚至有知名学者认为,辛弃疾不过是个“油腻”的老男人,他的词经常莫名其妙拉女人出境,格调不高,这样的词又何谈境界?
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又说,辛弃疾的词是人生最高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一边是油腻老男人,一边是人生三境界,那么这首《青玉案·元夕》到底写了什么?说它好又到底好在哪里呢?
故事要从一次“生死时速”讲起。
一、一见三叹息
正月十五元夕节的当晚,辛弃疾在宣德门见到比城楼还高的巨大灯山,皇帝在城楼上出现,接受臣民的欢呼,辛弃疾转身看到身后奔涌的人群,往事像潮水般将他淹没。
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闰二月,建康城。京东招讨使旗下统制官王世隆,急匆匆进宫报告宋高宗,辛弃疾回来了。
宋高宗赵构亲自接见,他有些意外地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听他诉说这段日子的经历,边听边发出感叹。
赵构到底在感叹什么?
就在一年前,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决定再次南侵。
完颜亮曾写过一首诗: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屯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此时他觉得是时候去西湖转转了,于是发动南侵,而打仗自然需要军费,他便以借民间五年税钱的名义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这极大地激起民愤,中原各地民众纷纷起义反抗。
当时在济南也有一支起义军,为首的名叫耿京,从6个人起兵,到后来发展到25万人。辛弃疾也在起义之列,在山东历城拉起一支2000人的队伍,加入了耿京。
由于辛弃疾参加过金朝的会试,所以被耿京任命为掌书记。
1161年10月,金廷内部发生政变,金主完颜亮被部下所杀,金兵北归。虽然南下是停止了,可北方各路起义军的形势却日益艰难,于是辛弃疾建议耿京,为长远考虑,必须联络大宋。
耿京采纳了辛弃疾的建议,于是让副手贾瑞带领10人去南宋朝廷接洽。贾瑞担心自己面对南宋士大夫的问询,希望带一位文人同往,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记载:
“瑞曰,如到朝廷,宰相以下有所诘问, 恐不能对, 请一文人同往。京然之,乃遣进士辛弃疾行, 凡一十人。”
于是辛弃疾跟着贾瑞一起到建康面圣,此时的辛弃疾不过是陪同前往的文人,主要负责文字工作。
宋高宗当然很高兴,有那么大一支队伍“从天而降”,虽说并不是正规军队,但这证明北方沦陷的子民还心系大宋,政治象征意义显然更大。
于是耿京被封天平节度使,贾瑞封敦武郎阁门祗候,辛弃疾也得了个右承务郎的官职,其余200余人都有官位。接受了朝廷任命,辛弃疾一行人就准备回去复命。
可他们还没到山东,前方传来消息,主帅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张安国已经领兵投降金国。
发生这样的变化让所有人始料未及,但更麻烦的在于,现在他们这群人该怎么办?
此时摆在这伙人面前的,有几条路,要么直接南归,回去也是死路一条,投靠南宋朝廷可保性命,可这样回去并不会受什么待见;要么回去为主帅报仇,但就靠他们这几个人,要报仇又谈何容易;要么大家各自散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找个山头,落草为寇。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就是从不走命运安排的道路。
众人都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辛弃疾站了出来,提出了一个疯狂的想法。
他要生擒张安国,并将他带给南宋朝廷发落。
历史上没有记载辛弃疾是如何说服众人的,但最终,一共有50骑人马跟着辛弃疾。
我想讲讲这50骑的构成,他们是贾瑞和辛弃疾一行十一人,还有南宋朝廷京东招讨使旗下王世隆护送辛弃疾他们的十数骑,以及来通知辛弃疾,耿京被害的“忠义人马全福”带来的一批人。
这些人彼此可能认识,也可能是第一次相见,他们都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也许昨天还在为哪家米更便宜而犹豫不决,可今天,他们都毅然选择了跟随辛弃疾,明天,也许他们能回来,也许永远停留。
这一晚,这50骑人马默默前行,一路向北,在风雨中逆行。
回到山东,辛弃疾他们打听到,张安国已经在金兵营帐中,此时驻扎的金军规模大约是5万人,50骑对5万金军,辛弃疾有勇,但不是个莽夫。
经过仔细侦察,他们摸清了张安国的作息,并打探到这一天张安国将参加金兵的宴会。当天晚上,辛弃疾假扮成金兵,潜入营帐,在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以天神下凡的姿态将张安国击倒,并迅速捆绑上马,飞奔出营。
在场的金兵都懵了,刚开始只以为是自己人打闹,然后才发现事情不对,竟然有人敢在几万人的金军营地抢人,这才想起去追赶。史书记载:
“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
这段万人中擒敌将的情节,就如同说书人嘴里的故事,但这确实真实发生了。
辛弃疾南下的这一路,赵构其实也挺熟悉,在刚即位的那段时光,逃命是朝廷唯一的主题,中国历史上被迫逃走的帝王不少,但被人追到逃亡海上的皇帝,赵构恐怕是独一份。
这也难怪宋高宗会感叹。
宋代洪迈在《稼轩记》里记载:
“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用是见深知。”
感叹归感叹,英雄归英雄,如何安排这位“归正人”,朝廷内部是有分歧的。
当然,初来乍到的辛弃疾并不知道这些,他的志向很简单,收复国土,打回老家。
在等待朝廷任命的时候,他写过一首《汉宫春》:
春已归来, 看美人头上, 袅袅春播。
无端风雨, 未肯收尽余寒。
年时燕子, 朴今宵、梦到西园。
浑木办、黄柑荐酒, 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 便熏梅染柳, 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 转变颜。
清愁不断, 问何人, 会解连环?
生怕见: 花开花落, 朝来塞雁先还。
此时的辛弃疾还想和塞雁争谁先北归。
朝廷最终决定,辛弃疾任江阴签判。签判是个文官闲职,说没有失落是假的,但自己毕竟才23岁,就在前不久刚以一种颠覆所有人观念的方式登场,现在他终于找到了组织,站在他身后的是大宋朝廷,北归不过是时间问题,一切都在走向美好。
但他想错了。
二、美芹十论与九议
26岁那年,辛弃疾和范如玉结了婚,范家和辛弃疾一样,都是“南归人”,范如玉的父亲范邦彦是宋徽宗时期的太学生,靖康之难后陷落北方,被迫成了金朝的一位县令。
辛弃疾起义那会,范邦彦开门投诚,将辖地交由宋军,举家迁移南方。
虽然到了南方,也成了家,范如玉仍时常有一种漂泊感。
婚后数年,夫妻俩始终是租房度日,经济因素倒是其次,问题在于辛弃疾没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干下去。
1164年,辛弃疾在江阴签判干了2年任满,改任广德通判,不到3年,又调任建康府通判,
“什么时候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呢?”范如玉也曾偶然流露出这样的念头。
别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可他们的家在哪里呢?在北方,在那个无法回去的北方。
虽然始终在漂泊,辛弃疾的官职也在逐步提升,在建康府任上,辛弃疾得到主战派叶衡推荐,进京面见刚即位不久的宋孝宗,对策延和殿,阐述对金策略。
辛弃疾获得了升迁,可离收复中原的目标却越来越远。他成了京官,职位是司农寺主簿,分管粮食,辛弃疾后来号稼轩,和这段经历也不无关系。
朝廷也并非毫无作为,素有恢复中原之志的孝宗即位后,于1163年,命枢密使、江淮宣抚使张浚为都督,发动北伐。战事初期非常顺利,宋军一度攻破宿州城,宋孝宗亲自发出嘉奖令:
“近日边报,中外鼓舞,十年来无此克捷。”
可最终前方将帅因奖赏不厚失和,导致官兵不满,最后反而输掉了战争,史称“符离之战”。
此时主和派又占了上风,要和金军议和,最后达成协议,宋对金称侄皇帝,不再称臣。每年向金贡献银、绢二十万两匹。这一年恰是宋孝宗隆兴二年,史称“隆兴和议”。
这又是一次耻辱的议和,本来孝宗皇帝打算养精蓄锐,再打一战,可是身边主和派的声音越来越高,辛弃疾决定做点什么。
于是他白天处理案牍,晚上构思复国之策,一共写下10篇奏章,分别是:
《审势》《察情》《观衅》《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微》《久任》《详战》。
从如何制定战略,刺探敌情,到战争准备,后勤补给,再到具体如何打仗,甚至到如何接应北方的军民,都有十分详细的阐述,不仅有理论基础,更具有相当的实操性。
辛弃疾给这10篇奏章取名为《美芹十论》,美芹出自《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反对司马氏,不愿意出仕为官,司马氏逼迫嵇康的朋友山巨源去劝他,嵇康一不想为官,二来不想让朋友为难,于是写下这篇绝交书。
美芹是文章最后一句,说以前有人以为美芹就是最好吃的食物,于是拿去献给君主,谁知道对君主来说根本就是无用之物,所以你觉得我是美芹,可对司马家实在是没什么用啊。
这也就是“美芹献君”的典故,辛弃疾以美芹为《十论》的标题,是表示自谦。
可这美芹的命运似乎也暗合典故,奏章呈上去以后就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了。
又过了几年,主战派虞允文拜相,辛弃疾觉得又有了希望,可叶衡却认为虞允文年事已高,已经没有当年的进取心了,于是辛弃疾决定再给虞允文上几条建议。
他又一连写了九篇文章,合称《九议》,前三篇论述敌我形势以及北伐的战略任务,中三篇指出抗金的详细战术,后三篇则是后勤保障工作如何实施。
辛弃疾去拜见虞允文,得到的回复是,词写得不错,未来能在文坛有一番作为。
不论是《十论》还是《九议》,最后都落了空,这些年,自己到底在做些什么?
三、元夕节的那天
《青玉案·元夕》具体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所写,其实一直没有定论,但很大可能,这首词写于辛弃疾在临安期间的一次元夕节。
元夕也就是元宵节,和现在不同,元宵节在唐宋,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里记载:
“元夕之时,自十四为始,对支所犒钱酒。十五夜,帅臣出街弹压,遇舞队照例特犒。街坊买卖之人,并行支钱散给。此岁岁州府科额支行,庶几体朝廷与民同乐之意。”
元宵节从正月十四持续到十六,节日期间有专门的舞队,也就是游行表演的队伍,官府的人遇到舞队,都要给赏钱。过节时出来做买卖的商户,制作烟火的花火商人,同样都有赏钱。
推而广之,只要为元夕节出力的,费用都由官府报销,想在那天发笔小财也未尝不可。
有些富庶的人家,也会在那天在家里挂上风格各异的灯笼,在门口摆上各色茶水点心,来往的人都可以驻足停留,免费品尝。
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里,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唐玄宗造了一个巨大的灯笼,和百姓一起赏灯。
这个传统在南宋仍然延续,皇帝会在宣德门造一座巨大的灯山,当天二鼓时分,皇帝会驾临宣德门,乘着小轿出来赏花灯,然后登上宣德门城楼,百姓在那天可以“一睹龙颜”。
这是临安最辉煌绚丽的一面,正如辛弃疾所写的那样: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而所有的烟火、宝马、香车其实都是陪衬,因为美人即将出场。
《梦梁录》中记载:
“公子王孙,五陵年少,更以纱笼喝道,将带佳人美女,遍地游赏。”
有句话说,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月十五的那一晚也是一场巅峰对决,贵公子们携带的佳人关乎他们的品味、财力和影响力。
佳人们头上的发饰关乎金银首饰匠手艺的高低,她们身上的服饰关乎衣裳铺来年的生意,她们肌肤上飘散的香味关乎制香人手段的好坏。
最艳丽的花将在这一夜绽放,美人们的光辉让临安城熠熠生辉,所有人仿佛都在等待这一刻的到来,整座临安城在这一天才真正醒来。
绚烂的烟火在临安上空绽放,巨大的灯山将黑夜点亮,无处不在的灯笼支起了一座不夜城。
冬日的寒冷被人潮驱散,辛弃疾被这浪潮裹挟,在临安城的街道四处漂流。他想起南归的那一天,被万人簇拥着进城,本以为即将开启自己的传奇,可那不过是谢幕后的返场。
南归已经12年了,和他一起回来的那些人,正在融入南方的喧嚣和繁华,关于北方的记忆正逐渐死亡。
只有辛弃疾,被困在往日的时光里,落寞而迷茫。
人潮都在向灯山聚集,却有一位女子从人群中离开,仿佛对辛弃疾说,来找我。
更多人从四处涌来,阻挡住前进的方向,唯一能辨认的,是女子头上的冠饰,一件是闹蛾、一件是雪柳,都镶着金丝。
那一缕金线在夜色中划出一道光的残影,于是,辛弃疾开始奔跑。
穿过汹涌的人群,顺着那道光的痕迹,女子消失在巷口的拐角,巷子的尽头是一团阴郁的黑暗,看不清脚下的路,唯有香气氤氲。
辛弃疾追了过去,穿过黑暗的一瞬间,是一阵刺眼的光芒。
这是一条山路,跑上山顶,有一老一少,老人指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土地,向小孩念叨着,这都是我大宋江山。
他刚想上前,脚下的土地开始崩塌,他突然落到了飞驰的马背上,在他的前面,有一骑迅速从他身边略过,接着又是一骑,总共是十二骑,在路的前方,是一位将军模样的人在仰天长叹。
奔跑的道路从大道变成密林,前方有两骑人马在上演追逐与逃亡,跑在前方的是个和尚,后面追赶的则是一位白衣少年,少年纵马向前,手起刀落,与和尚一起翻滚下马的,是一方符印。
辛弃疾忽然明白,老者、少年、以及失败的将军,都是他过去的经历和念想,他不断的奔跑,从少年奔向中年,身边的人一个个逐渐掉队,在倒下的一刹那,他们好像将什么东西交到辛弃疾手里,口中喊着什么,消散在风中。
辛弃疾就这样一路跑着,奔向深邃的黑夜,寻找光明的路,身后扬起历史的尘埃。
三更时分,最深的夜笼罩整个临安城,人群逐渐散去,辛弃疾站在大街的中央,仿佛刚从梦中醒来。空中亮起最后的烟火,有那么一刻,将城市点亮,在辛弃疾抬头的一瞬间,瞥见金色的闹蛾和雪柳。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