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难还是论文难(毕业设计太简单了挂了)
多数高校通常在每年的五六月份进行本科论文答辩,上一年的十二月份前后,甚至是更早的时间,一些学校则开始陆续发布《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的通知》这一类的文件。
大学生关于“论文难”的抱怨在网上随处可见——“毕业最痛苦的不是分手,而是写论文!”“被毕业论文折磨得死去活来,修改了三次依旧不能定稿,内心已经崩溃,觉得我毕不了业了……”
毕业论文“难”,问题出在哪
教育部2018年10月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对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来说,如若学生的论文外审不过、查重不过,将对他们的职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譬如安徽财经大学在《安徽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中写道,“教务处每年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一次抽检,主要检查流程操作是否符合规范,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等行为,……追究学生的毕业资格,扣除导师相应工作量,并取消指导教师一年指导任务。”
那么,大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与指导老师的沟通情况如何?花费多少时间完成论文呢?面对令他们如此痛苦的论文写作,学校能做些什么?
麦可思对2018—2019学年受访本科大四学生研究发现,有89%的人表示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得顺利,也就是说超一成受访学生认为其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得比较“坎坷”。问题出在哪些地方呢?从2018—2019学年受访本科大四学生与指导老师的交流情况来看,96%的人表示对指导老师满意,进一步了解受访本科大四学生与指导老师的交流频率可知,7%的人与指导老师“一学期几次”沟通交流,33%的人与指导老师“一月几次”沟通交流。
尤为值得高校注意的是受访学生完成论文/设计花费的时间:24%的人“一个月之内”完成,7%的人“两周之内”完成。
毕业论文要写好,治标更需治本
面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之痛,学校可以做些什么呢?
麦可思对2018—2019学年受访本科大三学生进行研究,数据显示,他们最希望学校在大四学年毕业论文/设计方面提供“选题方向”(79%)的指导,其后依次是“撰写方法/技巧”和“个人答辩”(均为72%)、“写作规范/要求”(67%)等。建议学校在毕业论文选题环节,给予大四学生更多关注和帮助,使学生顺利且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
为大四学生开设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课或讲座,帮助应届生掌握毕业论文写作规范,熟悉学校的相关规定和时间进度安排,已成为高校当下提升应届生论文质量的常规做法。与此同时,高校通常还会召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专项培训会,进一步提升相关教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水平。
解决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不理想的问题,治标更需治本。正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杨小敏的观点,“相对于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仅靠内容重复率检测是不够的。需要引导强化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
重视写作能力培养,
让毕业论文不再折磨人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高校对写作课的开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18年清华大学首开“写作与沟通”必修课曾引发热议,同年10月,浙江农林大学“大学写作”课程也正式开讲,2018级求真实验班的学生成为首批课程学习者。2019年复旦大学首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学术论文写作系列讲座。
纵观海外一些大学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我们发现,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训练往往也会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一门课程,被授课老师要求一周必须提交一篇小论文,两周必须提交一篇大论文,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为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海外一些大学通常还会为学生开设专门的写作中心,其服务对象不仅仅是在校生,有些大学的写作中心同时向教师提供写作指导和建议的服务。提供写作辅导和建议的写作中心工作人员,既有写作能力非常优秀的本科生、研究生,也有热爱写作且乐于为学生提供指导的教师。他们会帮助学生修改论文,包括文章的语法、结构、内容、注释、格式甚至标点符号的使用,也会帮助学生修改个人求职简历、日常随笔、演讲稿、实验室报告等不同类型的文稿。
良好的写作能力对学生在校学习和毕业后的职场发展均影响深远,而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高校来说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缓慢且需要反复练习的过程。写作课程方兴未艾的中国高校,还需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更深层的探索。
数据链接:
麦可思对2018届本科毕业生各项基本工作能力的重要度和满足度研究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在科学思维能力中的“针对性写作”能力的重要度是62%,其满足度为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