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人类文明的史册,不难发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与大河文明相伴而生。尼罗河哺育了古埃及7000年文化,被称为“水的原始颂歌”;印度河和恒河开启古印度的文明之门,成为“永恒的涅槃”;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被誉为“世界文明的摇篮”;而我们的黄河,更是造就了一脉相承、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荆河从高山流向大湖直至大海,从远古流到今天。沿岸先后有十个诸侯小国,经过的冲刷、浊浪的洗礼,逐渐消失消亡,原有的文化也留存在人们的史书和记忆中。
荆河这个流经滕州大地的母亲河,走过了几千年几万年。她日夜不停,昼夜不舍的流淌,滋润着古滕这块古老的土地,造福于沿河的子孙。像一条卧在鲁南大地上的一条长龙,吸纳天地的精华,使这里的土地肥沃,人杰地灵,五谷丰登,花草繁茂,历史悠久,文化发达。
荆河既有包容温顺的一面,又有调皮凶悍的一面。
历史上的荆河十年就有九年发威,庄家田园被她冲散,牛马牲畜被水卷走,百姓饱受凄凉。每当山洪爆发,飞沙走石,淹没村庄,冲毁田园,造成百姓家破人亡,等到水流放缓,她又滋润一方土地,袒护着一方黎民百姓,促进经济的发展,哺育着一代代先民,浇灌着一方土地,富裕着一方百姓。
漷河原名漷水,若从有文字记载的源头上算来,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岁龄了。 “漷”是上古流传至今的古水名、古地名专用字。查《辞源》、《辞海》。辞海对“漷”注音(kuo音扩)。“漷水”词条注释为:“古水名。即今山东滕县漷河,源出县东北流经县南。下游西注泗水,今合南梁河(荆河)入运河。
《春秋》襄公十九年(公元前554年):‘取邾田自漷水。’”清代《康熙字典》注为:“音廓”。 “漷”字最早见于古文献《尚书》记载“漷水”。其后《左传·襄公十九年》见载:“春,执悼公,以其伐我故。遂次于泗上,疆我田,取邾田,自漷水归之于我。”鲁国史书这样说,这年春天,鲁国捉住了邾悼公,是因为邾国(今演变为邹城市)征伐鲁,鲁军队打到泗水,占领了邾国的田地,从而划归为鲁国的版图,南以漷水为界。而今天看来,这只过是鲁国掩盖侵略的欺骗之词。《汉书·地理志》还载:“春秋,哀公二年,季孙斯伐邾,取漷东田及沂西田是也。”
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里翔实地记述了漷水,其后被载入历代《滕县志》。清代县志里有王特选《古迹杂咏》十四首,最后一首写道:“道元经注最分明,鲁取邾田一水争。家在郎西漷河北,此身要算鲁诸生。(原注:春秋鲁取漷水为界即此。)”按照当年鲁国的说法,王特选这位清代乾隆年间的举人,他本来在家滕县城西盖村(今滕州市滨湖镇盖村),岂不也成了鲁国的读书人?明辨古往今来的争执,只有“以史为鉴”,方能明辨是非真伪。
千年古镇“东漷”,今名东郭镇。 古镇在漷水之东,因此而名“东漷”,到上世纪50年代,在滕平公路北侧,仍保留着滕县东漷供销合作社门额的字样。现在的东沙河镇、南沙河镇名字的由来,均为漷水之东、漷水之南而被称为东沙河、南沙河。
京杭大运河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在《话说运河》的电视片中,把长城比作由山海关往西延伸的长长一撇,把京杭运河比作由北京自北向南,经杭州直到浙东运河的长长一捺,联起来看,就像在中华大地上凸现了一个大写的中国“人”字,顶天立地,气壮山河
荆河上游为地下河,而县城铁路以下均为地上河,加之漷水、南梁水、荆河、北沙河几个河流相汇,使下游水患经常发生。从1549年也就是明嘉靖二十八年至1949年的400年间,县志记载大涝33次,平均12年就发生一次,其中明代10次。清代19次,民国4次,1950年至1987年的37年间有4次大涝,12次局部涝灾。
漷水上游的山亭区城头镇早为春秋的一个邑城叫合乡,汉又置合乡县,曾立一时合阳侯国。在历年的洪水冲发下,逐渐将原来区域较大的城池毁于一旦,只剩下一个城头了(城头镇)。
唐开元二十四年,李白客寓任城,书有《任城县厅壁记》其中“鲁境七百里,郡有十一县,任城其冲要。东盘琅邪,西控巨野,北走厥国,南驰互乡。”
唐李吉甫所撰《元和郡县图志九 徐州》谓“滕县东二十三里有合乡故城,即互乡。” 在滕县城东二三十里的里漷河之域,今名城头,故址今在地面之上虽难考其迹,然查城头距滕州城东15公里漷河之畔。城头之名,意为城之一端,遗迹方正,其状如城之一角。此处常水溢为患,古城或为历代河水所逼,陆沉成为古合乡城之一头,头在其东,此所谓“城头”之得名。
城头西数里许有长巷村,横陈旧漷河(今城河)南岸东西三四里,与《历史地图集》的西汉、东汉等时代所标注的“合乡”位置相当。现在的东郭镇虺城店村古代就是通过互合乡的一个驿站。何况村狭长沿顺河岸,“巷”、“乡”音同,地名同音 “合乡”演变为“长巷”,是很有可能的。
公元前362年,亦即周显王七年,邹、鲁大地上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盛夏一连数日,天降暴雨,平川、山坡,不时的会有水从地下涌出,一个个瓮大的窟窿,泥沙俱喷,高可数丈,于是山滑坡,崖塌方,房倒塌,河决堤,水横溢——冲田园,淹庄禾,噬(shì )人畜,其情其景,惨不忍睹。到了秋天,许多地块绝产,颗粒不收,饥饿严重地威胁着千家万户。
二十八岁的孟子带着他子思书院的学生,走访漷水两岸35个村庄,了解灾情情,帮助当地方官吏组织灾民抗灾自救,劝导 国君决定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规劝大户有钱人放粮赈灾。组织当地百姓修复被毁的房屋,做好过冬的准备,帮助地方官吏安抚沿河受灾百姓,稳定情绪。这段历史在《孟子传》记载为孟子“春登峄山,秋察漷水”,充分说明孟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名亲民爱民的圣人。
1957年最为严重,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该年全县大小河流无不决口河水漫溢,县城铁路以西一片汪洋,有463个村庄被淹没,2000余间房屋倒塌,47人死亡,272人受伤,牲畜死伤275头。并造成津浦铁路不能正常通车。
1972年流域内又逢大雨,荆河出现670立方米/秒的洪峰,致使局部洪水漫堤,淹地2万多亩,倒塌房屋200间。1974年8月1日凌晨降雨230毫米,城河下游的城郭河付楼至丁堂段有200多米溢流漫堤,仅西岗、级索两镇统计就淹地3万多亩,倒塌房屋1000余间。
1993年8月5日全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集中在东南部,平均雨量208毫米。暴雨范围之广、强度之急雨量之大,为滕州市几十年以来所罕见。各类蓄水工程蓄满溢洪,河道普遍行洪,低洼地区大片积水,酿成灾害。城区有3000多户进水,25家企事业单位受灾较重,一些工厂因进水被迫停产。
在滕州城西南滕国故城,春秋战国时国运昌盛,后来也是由于古梁水的不断侵袭,经常受到洪水的冲发,导致墙倒屋塌,百姓深受其害,以至于一次次搬迁,最后于唐朝建起了现在的滕县城。
河流的文化生命是河流自然生命的延伸。令人欣慰的是,社会各界已经达成共识:恢复和维持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开始成为整个社会所追求的和谐目标。
河流是时代的象征。她既有温柔平顺的一面,又有浊浪滔天、凶很残暴的一面。时代变了,昔日桀骜难驯的荆河,在今天的社会逐渐变得温顺安逸起来,已成为卧在古滕大地上的生命之河、洁白的玉带、绿色的走廊、旅游观光的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