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在苏轼在杭州做官,刚刚从一场小病中康复,她的一个好朋友叫做陈襄。陈襄就对苏东坡说,你刚从小病中康复,趁着春色,咱们出去踏春散心,怎么样?正好有人送上了官酿的好酒。苏轼说那正好,咱们就带着酒去西湖上共饮美酒,共赏美景如何?人就去了,开始的时候天气晴朗,景色宜人,但不久就下起了雨,所以题目是《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歌题目里经常藏着很有用的信息。为什么诗人要先写“水光潋艳”?再写“山色空蒙”,也就是先写晴,再写雨呢,因为这本来就是诗人真实生活经历。
再来看诗本身“水光潋艳晴方好”,“潋滟”就是水波荡漾的样子,波光粼粼。“方好”就是正好,晴天到西湖当然非常美的。第二句“山色空蒙雨亦奇”写的是雨中的西湖。“空蒙”就是水汽迷茫的意思。在烟雨朦胧之中,山色好像有或无,不是很清晰。刚才说晴天很好,现在说下雨也很好。注意“奇”字,在文言文里面,不是奇怪的意思,而是特别好,特别妙。在古代小说、戏曲里,古人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说“奇哉奇哉”就是好哇好哇,真妙真妙!“奇”和“好”都是说西湖美。以上两句都是在写刚刚经历的那一小段生活,就是饮湖上初晴后雨,下面两句则是整首诗的灵魂,他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欲把西湖比西子”。
一般而言,文学家都喜欢用自然风光,自然物象去比喻美女。如曹植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洛神赋》,他说洛水女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她的体态非常矫健优雅,飞起来像“惊鸿”。鸿雁惊奇起飞走,一定飞的特别快,她柔婉的样子,则像弯弯曲曲、蜿蜒而行的龙一样,这就是用自然物如鸿、龙去比喻她的姿态。同样道理,白居易《长恨歌》是如何夸杨贵妃的?“梨花一枝春带雨”春天盛开的梨花上,带着雨水,娇艳欲滴。以现来形容杨贵妃的美。
曹植和白居易都把美女比作自然界中的鸟兽草木,苏轼这里反其道而行,他不用自然去比喻人,而是用人比喻自然。她用西子比喻西湖,不是说西施你真美,美的像西湖一样,而是说西湖你真美,美的就像西施一样,苏东坡是特别善于比喻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里充满了千奇百怪的比喻,这句“欲把西湖比西子”,其实只是卖个关子,西湖比西子表面看上去好像顺利成章的。西湖和西施,仿佛都是西字辈的,是不是像姐妹一样?等仔细想一想,不对啊,西施的样子,西湖的样子怎么比。西湖那么大?你要说荷花比西施还有可比的地方。荷花身段曼妙,比较纤弱,西施也很苗条,可以西湖那么大一片山山水水,怎么比西施呢?
最后一句把谜底揭示出来,叫“淡妆浓抹总相宜”什么是“淡妆”?什么是“浓抹”呢?淡妆应该就是下雨天的西湖,刚才说山色有无。淡扫蛾眉,轻扫唇线。“浓抹”,应该就是晴天的时候,“水光潋滟”闪闪发光,好比一个穿着晚礼服画着浓妆的女子,光彩照人,这个时候的西湖就像浓妆的西施。
西湖比西子不是静态的比喻,而是动态的、无限的比喻,晴天的西湖就像浓沫的西施,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然后他说“总相宜”又留下更多想象空间。其实这样的美女不仅“淡妆”“浓抹”好看,素颜也好看,吃东西的样子很好看,长发披肩也很好看,短发利落也很好看,就是她怎么样都好看?这叫总相宜。
这首诗字面意思讲完了,现在回过头来,品味一下背后作者心态,苏轼在杭州的官职是通判,监察、管理地方很多事务有点像现在杭州市委书记,他做了很多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事情,对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都产生了很多影响,比方说他修了一个水利工程就是苏堤。
苏堤怎么修起来的呢?原来,苏轼在杭州的时候,西湖已经比白居易时候的西湖缩小了很多,为什么呢?因为常年没有人清理它。周围的淤泥堆积,导致面积不断缩小,很多人又在淤泥上种植,把西湖弄得邋里邋遢,西湖的面积小了,湖水也浅了,岸边的景色,也没那么美了,所以苏舍下决心要整治西湖,他带着人把淤泥都挖出来,扩大湖面。淤泥放哪呢?苏轼想了一个办法,在西湖中修一道堤坝,这道堤坝至今还是贯通西湖的一条交通要道,这样人们去西湖对岸就不用绕一个大圈了,这些淤泥都很肥沃,于是,苏轼在堤坝上种上垂柳,岸边种上莲花,打扮了一下,这样就为西湖又增添了一道风景。
大家看。他一方面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水堤工程,便于交通。另一方面,又给杭州城留下了一处新的风景名胜。他自己也是徜徉于这样的风景之中,因为他将关怀民生与享受生活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他既能把城市治理的井井有条,还能把自己的生活打扮得多姿多彩。
从这个角度,我们再读一遍这首诗,可能又有新的体会,他为什么这么爱西湖?因为他亲手把西湖打扮得如同西施一样美好,不经过他的一番打理,西湖就没这般“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也是苏轼一锄头、一箩筐整理出来的,劳动的果实最为甜蜜。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