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丑陋的中国人简短书评)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台湾已故知名作家柏杨先生的遗孀张香华决定永远停止发行《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引发岛内解读。
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的《丑陋的中国人》 书封
本身是作家与桂冠诗人的张香华日前表示,与台湾远流出版社、大陆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24年合约到期后,不再发行《丑陋的中国人》一书,“甚至希望两岸出版社自即日起便不再出版此书”。作为柏杨精神的继承者,她说,“柏杨生前一再交代,当大陆文明已经进步了,就要废除这本书的发行”。
张香华透露,柏杨作品在台湾一直授权远流出版社发行,近日远流收到合约,希望授权将《丑陋的中国人》摘文选入岛内中学教材。她表示,“柏杨1984年发表演讲时,主要针对成年人,对于还没建立起民族自信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而言,并不适合”。她强调,不同意授权的一大原因,在于对现在台湾教育和新课纲“去中国化”甚至“反中”无法苟同,“在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即便读了柏杨的文章,又怎能领会柏杨的精神?”张香华特别痛批岛内语文、历史教材删减文言文,以“东亚史”观点取代“中国史”,根本是执政者“去中国化”的教学策略,没有中华文化的价值观与认同前提,收录《丑陋的中国人》“其心可议”,担心“利用其书名来辱华”。因此,虽然自2016年以来持续收到教科书的授权邀请,张香华一概拒绝。
《丑陋的中国人》1985年在台湾出版,当年即评为岛内年度畅销书。该书结集柏杨数十篇杂文,主要内容是批判上世纪中国人的劣根性。作者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将种种传统文化的弊端称为“酱缸文化”,在华人世界引起强烈文化震撼。不过多年来,一些“台独”分子歪曲书中思想,将之操弄成“去中国化”。2018年在柏杨逝世10周年之际,“柏杨先生创作与人生学术研讨会”举办。张香华回忆刚认识柏杨时表示,“深知他多么珍惜要做一个中国人”。日本国立三重大学名誉教授荒井茂夫当时表示,柏杨和美日作者写国家的丑陋面不同,后者是当作外交行动的借鉴,但柏杨谈的是对中国文化的危机感;虽然因其批判性而一度不受欢迎,但他实际上是决心追求中国人的尊严。
台湾退休大学教授林保淳在台湾中时电子报撰文称,柏杨1949年赴台,人生将近一甲子的岁月在台湾度过,其一生的风波起伏也与台湾政治、社会环境紧密相关。这本书名《丑陋的中国人》更精确来说,实际上是指他眼中、笔下所描绘的台湾人。该书自1985年出版到2008年柏杨先生去世,这23年正是原来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台湾,在意识形态的操控下“逐渐从信守传统,到诋毁传统,最终蔑弃传统的关键时期”。而关爱中国文化的柏杨先生,不免有后悔之心,深恐《丑陋的中国人》一书沦为排斥中国文化乃至民族的口实,“封印出版,其实正足以表明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