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写作背景(大堰河我的保姆每段赏析)
关于作家艾青,我不知道你是否听过他的一首诗歌《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歌最后两句话,是不是耳熟能详呢?
《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是诗人艾青在1938年所写成的,这首诗里“鸟儿”的形象和诗人的形象是合一的,表达出了诗人对祖国炽烈的热爱。因此我们常常称艾青为“土地的歌者”。
艾青,出生于1910年,原名蒋正涵,号海澄。1928年时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1929年到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
在法国留学时,同许多留法的中国青年一样,艾青遭受到了外国人的歧视和侮辱。有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馆住宿登记,旅馆人员问他的姓名,艾青说叫蒋海澄。结果对方误听成了蒋介石,立刻嚷嚷,艾青一气之下就在“蒋”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又取“澄”的家乡口音。在他的家乡,浙江金华“澄”的谐音是“青”。所以他就在住宿登记上填了“艾青”。从此之后这个名字一直沿用下来。
艾青出生的时,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他是克父克母的”,所以他就被父母送到了贫苦的农民大堰河家里去抚养。艾青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
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也正因如此,他对从小抚养他长大的养母大堰河的爱是刻骨铭心的。艾青曾在《赎罪的话》当中写道:“我曾听说,我的保姆为了穷得不能生活的缘故,把自己刚生下的一个女孩,投到尿桶里溺死,再拿乳液来喂养一个‘地主的儿子’——我。自从听了这件事之后,我的内心里常常引起一种深沉的愧疚:我觉得我的生命,是从另外的一个生命那里抢夺来的。这种愧疚,促使我长久地成了一个人道主义者。”
这里面所提及的保姆就是大堰河。“大堰河”并不是一条河流的名字,而是大家给这个保姆的一个别名。因为艾青出生的村子离大堰河的村子并不远,而这个村庄就叫大叶荷,大叶荷从小就被卖到了这个村子做童养媳,因为年龄太小了,她都记不清楚自己的真实名字,所以大家就以村庄大叶荷来给她命名。
艾青诗中的“大堰河”正是“大叶荷”的谐音。这首诗歌又是在怎样的背景条件之下创作的呢?
1932年艾青回国,回到上海,加入了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 他和一批青年画家一起成立了“春地”艺术社,弘扬美术文化。这一社团得到了鲁迅、冯雪峰等人的支持,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1
932年7月12日的晚上,艾青和几位同事被当局逮捕入狱,以十分牵强的理由被判入狱六年。入狱以后的艾青极为苦闷,这种抑郁的情绪无法排解,再加上严重的肺病也吞噬着艾青的健康。在精神和身体的双重痛苦之下,艾青感觉自己可能再无施展才华的机会,他想在有限的时间里留下精神的财富,因为狱中无法继续画画,他想到了诗歌,想到了文学创作,他想用诗歌和文学创作留下有价值的思想。
艾青说:“我过的是囚徒的生活,我和绘画几乎断了关系,我自然而然的开始接近诗。……诗,比起绘画,它的容量更大。绘画只能描画一个固定的东西,诗却可以写一些流动的、变化着的事物。”监狱生活让艾青完成了艺术方向的转变,从绘画彻底转向了文学。在狱中他一边翻译国外的文学作品,一边从事诗歌创作。
1933年1月的一个清晨,天气格外的寒冷,牢房外雪花飞舞,大地蒙上了洁白的雪花,牢房中的艾青看着雪花,这般的寒冷,却不由得回忆起童年的时候,大堰河给他的温暖的怀抱。而慈祥的大堰河早已离开人世,艾青思绪万千,铺开稿纸,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诗歌完成以后,艾青托人从狱中将这首诗辗转带出,在1934年的《春光》杂志上发表。为了逃避当局的审查,艾青用笔名“艾青”。这首诗也成为他以“艾青”为笔名第一次发表的作品,作品发表以后立刻引起了轰动。1935年艾青出狱以后,也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就以“大堰河”命名。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艾青对大堰河有何等深厚的感情。
《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歌是艾青的成名作,也是一首他献给母亲的含着血泪的赞歌。这首诗歌承载着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深爱,整首诗很长,一共13个诗段。它是按怎样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的呢?我们不妨按照写作常用的起、承、转、合,来划分一下诗歌的结构。
一、二节正是诗歌的起笔: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第一节交代了大堰河的身世,她没有名字,身份是如此的卑微,她是童养媳,地位是如此的低下。因此我们看到第一节其实重在写“大堰河”得名的原因。
我们再来看第二节:
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这一节交代了大堰河和自己的关系。
文章“起”之后应该“承”。从第三节到第八节,主要写了大堰河所具有的勤劳、善良的品质,以此来抒发诗人对于大堰河的尊敬和眷念。
“转”自然就是第九节和第十节,这两节写的是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她家人悲惨的遭遇。读这一部分的时候,应该满怀着同情,以及对于造成大堰河家人悲惨遭遇的罪恶的旧社会的控诉。
最后两节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献诗,应该用讴歌的情调来完成对大堰河的礼赞。
清楚了这首诗的结构,那么还得思考一下,整首诗是以怎样的感情线索来组织的。正因为诗人对大堰河饱含着挚爱,也对她悲惨命运造成的根由有着深深的诅咒和憎恨。所以我们会发现,感情线索,一方面是爱,一方面是恨,让这首诗成为了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大堰河一生是如此的朴实,又是如此的悲惨。 她一生主要是两个身份,在诗人小的时候,她是诗人的乳母,给予诗人童年深厚的爱,由此影响了诗人的一生,甚至背叛了他原有的阶层,而与大地、与普通的民众紧紧的相连。诗人五岁以后,大堰河又做了她乳儿家里的佣工,最后大堰河劳碌一生,悲惨而去。
第三节: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在凄凉荒败的气氛当中,艾青触景生情,想到大堰河家里曾带给他的温暖,想到大堰河所给予他的母爱。人都有这样的本能,在孤独和凄冷的时候,渴望回到亲人的身边。因此大雪纷飞的时节,作者联想的是无比温暖的大堰河的怀抱。
第四节: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中间用了若干的分镜头,一组排比写出来了大堰河的劳碌,大堰河什么活儿都干,从早到晚一刻都不得闲。可是在任何一个干活儿的间隙,她都会抚摸我。“劳碌”、“厚大”,都与轻柔的“抚摸”形成了一种对比,而这样的对比正是伟大母爱的生动体现。
接下来,作者写到了自己与大堰河的分离。
我是地主的儿子,
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
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我们很少会说“我自己的家里”,这个“自己的”是否多余呢?正因为大堰河才是给予了自己真正母爱的人,所以亲生的父母反而带给了自己陌生感。这时候“我自己”以此突出了父母的家给予了自己的冷漠地感受。作者以大堰河临别时“哭”的场景,突显出大堰河对乳儿真切的爱。
第6诗节,作者就将在父母家里陌生的感受给深深地细化出来。这一诗节当中有一种矛盾的表达,“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为什么这么说?家却给五岁孩童一个“新”的感觉。“新”代表着陌生、生疏。不管是红漆雕花的家具,还是父母睡床上金色的花纹,都使小小的作者内心充满了陌生、紧张和酸涩,尤其当他“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天伦叙乐”和一个孩童在亲生父母家里感觉到了冷漠,形成了多么强烈的反讽效果。当他呆望着母亲怀里不熟识的妹妹,他又有多么思念,总是怀抱自己的大堰河的温暖怀抱,所以他在自己的家里却是这般的忸怩不安。
第七诗节,诗人在大堰河每个劳动场景前面都加一个词汇:“含着笑”。大堰河干了这么多繁重的工作,洗衣、洗菜、切萝卜、掏猪糟、扇火、背团箕、晒大豆和小麦。这些活又累又苦又脏。为什么是“含着笑”?“含着笑”,它是一个微表情。一般人在干着这样活儿的时候,可能会是皱着眉,但是大堰河的笑却可以表达出这是一个多么朴实善良,又有着乐观坚毅情怀的母亲!这时她已经是乳儿家里的女仆,但只要能跟乳儿在一起,母爱的幸福就会让她淡忘劳累的辛苦,这是一种超越了功利关系的伟大无私的母爱。
在第八诗节,诗人同样选取了用细节来表现大堰河对自己的深爱,而且在第八诗节的首尾都用深情的笔调写道“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这里面的细节,就像镜头一样,呈现了大堰河忙着为乳儿切冬米的糖,大堰河会将小孩儿画的关云长的画贴在灶边墙上。
为什么大堰河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大堰河的身份是乳母,是女仆,但是这个梦里面她却有着乳儿的新嫁娘,新嫁娘会唤她“婆婆”。其实乳儿是将她当成亲生的母亲来深爱的,大堰河对乳儿的婚宴又代表着乳母对孩儿最真诚的祝福,祝福他生活幸福美满。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大堰河生前的劳碌之苦与此时的死亡之薄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四十几年”、“数不尽的”,这是一生沉重的凄苦。“四块钱的”、“几尺见方的”、“一手把的”,这是菲薄的安葬。这背后饱含着诗人对造成大堰河生死之苦形成的不公平待遇的愤慨。
诗人还交代了大堰河的孩子,他们都有怎样悲苦的命运。自然地上升到“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这一句一下子就将整首诗提升到了阶层之恨上,表达出自己与被压迫遭受痛苦的乳母家庭的兄弟有着同样的情感,
“我们”彼此心连心。因此当作者写到自己漂泊回故土之时,和大堰河的儿子们碰见之时,“我们”将有着更为亲密的关系。这种表达自然和第六诗节当中,“我在父母的家里成了新客,我和妹妹不熟识,我会感到忸怩不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个诗节,是对大堰河的礼赞。这种礼赞是在前文中对大堰河勤劳的描写和对乳儿深爱的讴歌自然而然所形成的礼赞。
大堰河,
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
在读这一章节的时候,需要融入诗人对大堰河的感激、悼念、赞美以及对造成这悲惨命运的旧世界的诅咒。
大堰河的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紫色”常常出现在艾青的诗作当中,它是属于冷色调。冷色调常常用来表达苦难、忧虑。而在文化生活当中,紫色又代表着高贵。因此字面意思上,紫色的灵魂就是痛苦的灵魂。但是因大堰河无私博大的爱,勤劳朴实的品质,我们看到大堰河也可以是伟大高贵的爱,这样紫色的灵魂就有了丰富的意蕴。
艾青曾经在《诗论》中说,“我们的诗神是驾着纯金的三轮马车,在生活的旷野上驰骋的,那三个轮子,闪射着同样的光芒,以同样庄严的隆隆声震响着的,就是真、善、美。”
我们同样也会在《大堰河——我的保姆》当中感受到诗人对他乳母真、善、美的情感。同样也是对像大堰河一般的保姆和她的儿子们,呈给大地上一切苦难民众的讴歌。因此这“真、善、美”是诗人写给劳动人民的礼赞。
艾青的诗作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自由而奔放。他脱去了格律的外壳,不再压严密的韵脚,但是并没有失掉诗味。
整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反复,而且选取了多个镜头画面,这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气势,强化了诗歌内在的弦律。因此艾青的诗歌在奔放和约束之间达到了协调,在参差和变化里面求得了一致,在繁杂的细节当中又提炼出单纯的形象、意象。
正是这些特点使得诗歌具有了格外的美感。它既形式上整齐,节奏上鲜明,又能够将大堰河的形象凸显,而且“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这样的语言在诗歌当中反复的出现,又表现出了自己对大堰河深深的眷恋之情。
另外,这首诗歌当中存在大量的对比写法,这些对比既凸显大堰河命运的悲苦,也凸显了作者对于出生阶层的背叛,对于养育他的劳苦阶层的皈依。因此大堰河不仅滋养了诗人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滋养了诗人的精神。
艾青原本是从事绘画艺术,他擅长从绘画艺术当中来促进自己的诗歌写作,擅长从当中汲取有益的养料,转换成自己诗篇中的艺术细胞。这首诗歌当中色彩的运用:“青苔、乌黑的酱碗、红旗雕花的家具、白米的饭、大红大绿的关云长、结彩的堂上、紫色的灵魂、泥黑的温柔的脸颜”,无疑会加重《大堰河——我的保姆》整首诗歌灰色、忧郁情调当中的悲观色彩。
著名诗人鲁黎评价艾青的艺术风格:想到艾青的诗,就想到散文美,他的诗不胫而走,不是依靠那整齐的韵脚,他的诗轻柔似云一般的飞翔,是以它内在的美作为翅膀,他的诗是绿野碧溪上的姑娘,不是灯红酒绿里的贵妇,不需要金手镯或是珠玉项链,需要的是清风和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