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科举,除了明经科会有类似填空的题目,对写作能力的要求是蛮高的。
唐代科举重视诗赋,写诗蔚为大观;宋代重视策论和经义,宋人写诗都要议论;降至明清,做文章要带圣贤立言,却局限于四书五经,无论内容和形式,皆走进了死胡同。
哪怕是考试的文章,也要有源头活水,也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作文,有一定体式一定的规矩,却也要体现出更迭和创新的意识。
2019年北京卷之《文明的韧性》,如何写出新意?
这真不容易,历史的题材众人皆知,宏大的视角,也人人都想得到。无论材料还是写作的视角,留给同学们发挥的空间真的不多,想要写出新鲜感,都是很难的。
能想到的角度,思路要清晰,语言要优美。
既要有宏观的视角,也要清晰的逻辑,更要求的语言之美。
像这样的文章,要写出盛世华章的感觉。看过的多篇例文,去深入的分析历史的背景,剖析文明的脉络,并不是高中生擅长干的。
在相同的起点上,也只能这样去比拼。如此的作文的传统,和汉朝的司马相如等写赋有一拼。
以大为美,以渊博为美。写出盛世华章的感觉。
关于文明的韧性,作纯粹的冷静的理性分析,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不太可能。
那就做可以实现的事儿,写作的时候要扬长避短。
赞美并歌颂这样的一个时代,而且要歌颂的有理有据,抒情的同时,赞美的同时,也不要忘了理性,适时的进行具体的分析。
大家这样的年龄,对这样的题目,虽然未必会分析的很深刻,却很容易把文章写的有感染力。
记忆力特别好,会有一堆的材料供大家使用,但却不能走向堆砌材料的死路。
古今成大事业者,都有大格局。
比如,农村青年孔明,住在隆中的时候,就把天下大事看得很清楚,这是他成就了一番事业的基石。
据说孔明读书,方法是观其大略。现在虽强调大家要把书读细,要在细处下功夫,大格局也不能没有。
无论作文还是别的,既要有细的功夫,也要有长远的眼光。
天天关注眼前分数没错,也要放眼更远一些,所谓看远一些,并不是只看着下一次考什么,还要总结一下子这几年的出题特点,而后加以分析。
并不仅仅是分析一两道考题。横向来看,每一年的几套卷子各有什么特点?
纵向去分析,要看到连续几年关注的热点是什么?
以作文为例子,12年前的08年曾发生过的地震,就影响了当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今年年初所爆发的冠状病毒,会不会也走进今年的高考作文?
即使不直接出现,也会有间接的影响,有了这样的想法,再分析高考作文试题的时候,这题便有了背景,不再是孤零零的存在。
要用联系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写作文。
作文不仅仅是作文,语文也不仅仅是语文。视野广阔,分析全面,思维深刻,好处难以尽言。
最直观的,是你写作文的时候,很多素材可以通用,如此,文笔便灵活起来。透过文笔所能体察的,则是你的思维。
之前讲过斜杠青年,或者讲打通知识的壁垒,贯通才能融会,就像这篇文章文明的韧性,就绝不仅仅是语文知识,历史政治社会科学都要涉及一些。
关于高考作文,再说说考试题型的变化。
无论是任务驱动型还是新材料,往后在题型上的发展趋势都是会限制,越来越具体。
这样的限制可以限制材料,可以限制主题,可以限制文体,只有在限定的范围内才能更好的看出差距。
咱们也看到,尽管提出了一些限制,可选的范围依然多。
在选材上,估计很多考生一看到这样的题目,不是觉得材料少,而是觉得材料太多,不知道如何去选。
关于行文的逻辑,也要注意几个问题。
先要有准确的阐释或界定。如界定其为“坚韧、柔韧、强韧”,这是后文的基础;
还得落实“韧性”在中华民族历史变迁、文学艺术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从几个层面来写,或就一个领域写,都可以。
这是文章的论述部分,要有理有据。
可以有多个角度,无论是成因价值,都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除了谈到广阔的视野,读文章的细处的功夫也不可少,比如:
材料当中“每逢关键时刻”,千万不能被漏掉。这是关键词语。“关键时刻”,即中华文明内忧外患的时代,所谓“不易折断”是在被折时方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