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珠算盘的起源年代竟是在何时?

珠算盘起源探究

珠算盘,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算盘为工具,通过手指拨动算珠进行数学运算,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然而,关于珠算盘的起源,学界一直存在争议,至今没有定论。以下是对珠算盘起源的几个主要观点的梳理和探讨。

汉代起源说

“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末年数学家徐岳所撰的《数术记遗》。书中记载:“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大意是将木板刻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用来停游珠,中间一部分用来定位。每位各有五颗珠,上面一颗珠与下面四颗珠用颜色区分,上面一珠当五,下面四珠每珠当一。这一描述被普遍认为是珠算盘最早的文字记录。然而,对于《数术记遗》中提到的珠算,一些学者持怀疑态度,认为此书可能是北周甄鸾伪托徐岳之名所作,且书中并无珠算的图样,叙述也不甚明了。

此外,1954年在山东出土的“沂南古汉墓”中的拓片,展示了类似算盘的东西,这也被认为是《数术记遗》中“珠算”的形象佐证。然而,这一发现同样存在争议,有人认为那并非算盘,而是用于卜卦的工具。

唐代起源说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鼎盛的时期,尤其是中后期,商业活动日益频繁,计算需求也随之增加。一些学者据此推测,算盘就是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并逐渐推广至市井,普及在民间。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算盘图,成为这一观点的重要依据之一。然而,仅凭一幅画中的形象,并不能确凿地证明算盘在唐代已经出现。

另外,唐代中后期兴起的“一位算法”热浪,尤其是“求一法”算法的产生,也被认为是珠算产生的重要标志。但这一说法同样遭到了质疑,因为宋代算书《盘珠集》、《走盘集》中虽有算盘之名,却未见算盘图和珠算法。

宋代起源说

宋代是算盘发展的重要时期,一些实物和文献记载为算盘在宋代的普及提供了有力证据。1921年在河北巨鹿宋代故城出土的一颗算盘珠,质为木,形与现代算珠一样为鼓形,中间有孔,这是宋代算盘的重要实物佐证。此外,北宋元丰年间和南宋绍兴、淳熙年间有算书《盘珠集》、《走盘集》,尽管这些书籍已经失传,但从书名推断,它们都与算盘有关。

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有一家“赵太丞”药铺,药铺正面桌上放着一个类似算盘的东西,档次十五,历历可数。尽管画面老化,色彩模糊,但多数珠算专家认为此物是算盘。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提到的“算盘珠”比喻,以及宋末元初人刘因的《算盘》五言绝句,都进一步证实了算盘在宋代的普及。

元代起源说

元代是算盘发展的另一个关键时期,一些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为算盘在元代的普及提供了依据。清代数学家钱大听在他的《十驾斋养新录》中提到,元代已有算盘,这一观点得到了元代戏曲和文献的支持。元曲《庞居士误放来生债》中有算盘的唱词,明初洪武年间刊印的《魁本对相四言》也出现了算盘的图形。这些证据表明,在元朝民间,算盘已经比较普遍使用。

明代起源说及以后

尽管算盘在元代已经普及,但一些清代数学家认为,算盘真正起源于明初。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直指算法统宗》对珠算各种计算方法作了完整、系统的介绍,可称集珠算之大成,对珠算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明代以后,算盘逐渐成为中国的主要计算工具,并先后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后又逐渐流行于美洲,对其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明代说未免过于谨慎,既然明代算盘已普及,那肯定早已有几百年历史了。这一观点得到了一些考古发现的支持,例如1978年在陕西岐山古周原区发掘出的90粒陶丸,被认为是西周早期宫廷内所用的一种计算工具,但这一发现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争议与探索

珠算盘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中外专家热烈争论的焦点。尽管东汉末年徐岳的《数术记遗》中已经有了“珠算”的记载,但这一记载的真实性和具体形态仍存在争议。唐代、宋代、元代乃至明代的文献和考古发现,都为珠算盘的起源提供了线索和证据,但都没有确凿无疑的证明。因此,珠算盘的起源问题,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多年来,中外算史家一直为此探讨研究,希望能够找到更加确凿的证据,揭开珠算盘起源的神秘面纱。随着考古技术的进步和文献资料的进一步挖掘,相信这一谜团终将被解开。

结语

珠算盘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不仅在数学运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尽管关于珠算盘的起源存在争议,但这一争议恰恰体现了学界对于历史真相的不懈追求和探索精神。未来,随着更多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的涌现,我们有望更加深入地了解珠算盘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