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比黄花瘦是什么意思(李清照经典诗句)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家庭成员

父亲:李格非(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王拱辰孙女。

丈夫:赵明诚(左仆射赵挺之第三子);后夫:张汝舟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美满。然而,先是因为党争,父亲被排挤出朝廷,发还原籍。后又因为权相蔡京构陷,丈夫被罢官,公公去世。李清照乡居青州,和丈夫一起钻研大量的古籍、石刻,写成的《金石录》,是我国最早,也是最权威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人超越。偏偏又逢国破,金兵大肆入侵,李清照只好南下逃亡。赵明诚任江宁知府,临阵脱逃,让李清照悲愤难当,写下名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让赵明诚更加羞愧难当,不久病死在今天的南京。

赵明诚死后,李清照孤苦无依。49岁时,再嫁张汝舟。张汝舟是个伪君子,娶李清照,一是为了李清照的姿色,二是为了她的才名。三是为了李清照的文物古籍。结婚以后,张汝舟发现李清照的大部分文物古籍已经遗失,剩下的又被李清照视若生命,不肯相让。他立马原形毕露,时常对李清照拳脚相加。骄傲了半生的李清照坐牢也要休夫,张汝舟曾经在科举考试中舞弊,李清照就告发他欺君,同时要求解除婚约。结果张汝舟获罪下狱,自己也进了监牢。好在有好友搭救,九天之后,得以重获自由。

李清照的一生注定了要痛苦,要孤独。无论是她的才华,还是她的气度、修养还有性情,都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她的光芒,让所有人显得暗淡。她注定要承受谩骂、攻击、非议和诽谤。纵然有那么些仁慈和有修养的人,不至于因为嫉妒而攻击她,但也极少能够真正予以理解。喝酒,李清照还赌博,而且成性。她流传后世的文章非常稀少,但关于赌博打马戏的就有三篇。自己在序言中写道: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自南渡来流离迁徒,尽散博具,故罕为之,然实未尝忘于胸中也。更不忘炫耀吹嘘自己在赌博事业中的贡献: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这就是李清照,被上天宠爱过,也遗弃过;在残酷的现实中漂泊过,挣扎过,恨过,更我行我素恣意潇洒、酣畅淋漓地爱过、活过。无论沧海桑田如何转换,红尘世道如何轮回,都掩盖不了她光芒万丈的风流,如一盏孤星,高悬在灿烂的历史星河中。

李清照的《醉花阴》

“人比黄花瘦”出自宋朝著名婉约词派,人称“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醉花阴》中的最后一句。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本词作于某年九月,李清照将词寄与身在外地的丈夫赵明诚,赵明诚接到这阙词之后,闭门三天三夜,搜肠刮肚穷尽毕生之学,自作了五十阙词,与李清照这阙混杂在一起给好友品评。好友认真品读再三,最后指出三句最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从此对夫人才学彻底敬服。秋至,稀薄雾气,浓密云层,烦愁相随,直到白天黑夜。独自一人,百无聊赖,看着金兽炉里的瑞脑香烟袅袅升腾,直至烧尽。夜晚,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半夜的寒凉浸透肌肤。黄昏后,东篱饮酒归来,淡淡的花香飘满双袖,让人消损神魂,西风萧瑟,帘子吹起,闺中的人儿,比黄花更消瘦。那么,词中“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指的是什么花呢?

黄花为菊花说

根据经典的记载,中国栽培菊花历史已有3000多年。最早的记载见之于《周官》、《埠雅》。《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当时都是野生种,花是黄色的。从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和屈原的《离骚》中都有菊花的记载。《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 汉朝《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西京杂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当时帝宫后妃皆称之为“长寿酒”,把它当作滋补药品,相互馈赠。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三国时代。“蜀人多种菊,以苗可入莱,花可入药,园圃悉植之,郊野火采野菊供药肆”。从这些记载看来,中国栽培菊花最初是以食用和药用为目的的。

晋朝陶渊明(355-417年)爱菊成癖,曾广为流传。他写过不少咏菊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等名句,今仍脍炙人口。当时上大夫慕其高风亮节,亦多种菊自赏,并夸赞菊花是“芳熏百草,色艳群英”。 唐朝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并且出现了紫色和白色的品种。如李商隐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治黄”。白居易诗:“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等就是明证。 宋朝栽培菊花更盛,菊花品种也大量增加,这是从药用而转为园林观赏的重要时期。《致富广集五记》记载:“临安园子,每至重九,各出奇花比胜,谓之开菊会”。《杭州府志》中记载:“临安有花市,菊花时制为花塔”。可见南宋时的首都临安有了花市、花会。流传至今的菊花会是在南宋时杭州开始的。宋末史铸的《百菊集谱》记载有131个菊花品种。

《醉花阴》中的黄花为菊花!!

理由一:重阳节。词中明确提到了“佳节又重阳”,中国人在重阳节这天有赏菊花和喝菊花酒的习俗!诗仙李白《九月十日即事》: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唐朝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有句: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诗都是写重阳,也写了菊花,但是没有把菊花称作黄花?再来看看毛泽东主席的《采桑子·重阳》: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理由二:典故一。词中的“东篱把酒黄昏后”,“东篱”这个典故出自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古诗词中看到东篱两个字,如果年代是在陶渊明之后,十有八九可以断定是指采菊之地。举例为证,首先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庭菊赋》:凭南轩以长啸,坐东篱而盈把。白居易的《咏菊》: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宋朝陆游的《初秋自述》:残暑不禁随手过,东篱又近菊花时。不仅诗词,文学作品中也有以东篱代菊花的证据,《聊斋志异》,其中有一篇《黄英》就是写菊花精的故事。

理由三:典故二。黄花就是菊花在《礼记·月令》中也有典故:鞠有黄华。鞠就是菊,华就是花,还有《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再有曹植的《洛神赋》: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以此推论,黄华就是黄花,黄花就是菊花,还有明朝于谦有诗《过菊江亭》: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黄花为萱草花说,又名忘忧草

孟郊有一首《游子诗》:“萱草生台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萱草,是原产于中国古代的一种植物草本,是我国中国传统的母亲之花。每到5月份,就是萱草开花的季节,纤长的花蕾,像一根根手指,等它绽开时,像美丽的喇叭花,金黄饱满。未开放的花芽,可以汆水后食用,特别的鲜嫩甜美。这种花的别称,就是我们常说的金针菜或者黄花菜。在中国的古代,据说这种花草明丽阳光,可以有解除人烦忧情绪的作用,所以往往送给劳累的母亲。于是母亲居住的地方,孩子们会种这种草。母亲住的地方叫萱堂。所以萱草花又叫母亲花。

萱草花是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品种繁多,如今人们常见的“黄花菜”就是萱草属其中之一,不过称得上古人意义上的萱草是指开橙黄色(橘红色)大花的萱草,叶基生成丛,条状披针形,花葶细长坚挺,高可达一米以上,圆锥花序顶生,初夏开花,花大,漏斗形,直径10cm左右,花被裂片长圆形,下部合成花被筒,上部开展而反卷,边缘波状,桔红色,非常鲜艳美丽。萱草花,又名忘忧草,金针菜。萱草花形如金针,花型修长,瘦弱而娇羞,色泽鲜黄,就是现在所指黄花菜。

《醉花阴》中的黄花为萱草花的理由如下:

理由一,古代游子出门前,都在庭园前种植萱草,以解家人相思之忧,故又名忘忧草。李清照家的庭院里也种植了萱草花,所以,饮酒微醺的李清照,将自己和纤细的萱草花相比,竟还要瘦弱。这里寓意萧条,憔悴,暗示内心忧思、惆怅、孤单之心境。这首词写在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任莱州太守期间。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到了,此刻是亲友团聚的日子,形单影只的李清照内心无比的惆怅,独自品尝着离别的滋味,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心事没个着落,只好提笔填词,就有了这首《醉花阴》

理由二,菊花虽然在深秋绽放,但花型饱满,雍容华贵,和瘦毫不相干,所以,人比黄花瘦里的黄花应是萱草花。

理由三,李清照的性格总是不落俗套,大家在赏菊、喻菊的时候,她心情忧烦,反而会别有一番用意。所以,黄花指的是萱草花。

综上两种论述,编者更赞同黄花为菊花,因为萱草花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母亲花,而且开花时节在五月,与《醉花阴》的重阳节的九月不符,理由也颇为牵强。李清照,一代才女,生不逢时。心忧天下,无人能懂。李清照出生在控制妇女思想、扼杀妇女才能的宋代,她并没有被驯服。她不仅诗、词、散文方面有成就,而且擅长写词,提出“词别一家”。她的婉约词长于抒情,擅于白描,语言明白如画,富有声调美,对后世影响很大。李清照是位杰出的女才人,她的诗词创意极高,书法诗词极佳,大多诗词都是来自她本人的亲身经历。李清照的一生命运坎坷,清苦不幸,婚姻悲凉。苦难让她的意志变得更坚强。成就了古代杰出的第一才女。李清照少女时代自由潇洒,得意中良人,享琴瑟和鸣,历国破家散,写“淫词”描述闺中乐趣,纤手一挥讽刺夫君胆小逃城,晚年再婚又离婚。人生浩荡,又有佳作遗世,还能以己名入史册,更有金石奉献。于当时已是独股清流,于后世可称伟!其词:小有生活点滴,有直白娇俏;大有国家责任,有磅礴大气;哀有个人情思,有如雪千层;悲有时事命运,有咏古叹今;李清照真实诚恳,性情坚毅,懂生活通辞赋,敢为人不为,能忍人不忍,即使因为历史的遗漏只流传下来70多首词,也能管窥一斑,朴素中见真风流。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